實驗教育機構的輔導機制需求與因應策略
活動流程
6:00~6:50 小型討論工作坊
7:00~7:50 實驗教育機構的輔導機制需求與因應策略(以小實光為例)
討論命題(課前思考)
(題目中所謂的特殊學生,僅是用一個代表詞,幫助大家釐清狀況)
- 一、如果您是一個孩子,您心目中的學校會是長什麼樣子?
- 二、如果您是一個家長(老師),您心目中的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團體)會是長什麼樣子?(拿掉實驗二字亦可)
- 三、如果您是一個特殊學生家長(老師),您心目中的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團體)會是長什麼樣子?
- 四、如果您是一位正要接手某實驗機構(團體)的操盤者(計畫主持人),您如何設計一個適合學生(包含特殊學生)學習的環境(包括師資、課程、學習樣貌、學習型態、學習資源、經費、教師的配比~)
- 此機構的基本資料如下:
- 學生人數: 65人
- 教師人數(7+1),1是你自己。
- 學生由小一到中學九年級。一~九年級特殊狀況學生平均分散各年級共有16名學生
- 其中 AS 確診2位、 ADD 2位、 ADHD 2位、自閉1位、聽障生1位
- 另外7位無手冊(無確診),但有專注力、學習落後或學習超前、人際互動與情緒問題。
小型討論工作坊活動紀錄:
一、如果您是一個孩子,您心目中的學校會是長什麼樣子?
- 包容不一樣,可以被接納
- 有自己想做的事的空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學的時候可以踏踏實實的休息/可以給我機會(錢或設備),支持我各項探索
- 自由一點、多元一點
- 哪裡都是學校、無界學習
- 學校有很多資源可以探索/多方向探索/超大的圖書館/有巨大的資料庫(圖書或視頻)
- 有老師可以陪年、嚮導
- 不用被管太多
- 學校不強迫我學不想學的東西
- 被大人、同學理解
- 上課時間短一些
- 不要重複抄寫的作業/重複式的學習(2)
- 大人要想辦法讓我不會玩不下去
- 全天都有好吃的東西/開放食堂
- 早上不要太早上學/睡到自然醒
- 能交到好朋友
- 可以看到別人怎麼學
- 學東西安生立命,可以自立更生
- 以生活為主,有人陪伴
- 有經常能支持自己的導師
- 好的醫療設施(亂吃會受傷)
- 隨時有人可以討論
- 有山可以闖、有海可以下
- 不同時段可以有不同主題,每個主題可以不斷重複
- 可以帶寵牴物上學
- 不會被打或被駡
- 上四天休三天
- 可以談戀愛(失戀的時候老師可以陪我)
- 達成目標時有獎學金
- 時間自由,不按鐘點上課
- 環境舒適、自然元素多一些、綠樹成蔭
- 老師像朋友一樣陪伴
- 可以一直打電動
- 有電競教室
- 可以住學校
二、如果您是一個家長(老師),您心目中的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團體)會是長什麼樣子?(拿掉實驗二字亦可)
- 教師了解個人的發展歷程,能運用技巧(同理、聆聽……)看見孩子的差異性。
- 有學伴、有玩伴、有志同道合的夥伴。
- 讓家長/學生感到心安。
- 老師是開放的、支持、了解、尊重小孩的。
- 願意跟家長溝通/教育,如何支持孩子的學習。
- 有心理師、輔導教師支援系統。
- 有大量業師,學習職業技能。
- 家長與學校的價值觀相同。
- 學生被照顧,且受老師影響啟發。
- 親師之間溝通順暢。
- 在陪伴愛議中,讓孩子自由學習。
- 教師溫和無言語攻擊。
- 因學習讓孩子自信、能力逐漸增加。
- 選課自由,有學或不學的自由。
- 充分釋放自己的潛力,自見自己的優劣勢,找到自己喜歡的事。
- 快樂的、安全的、學到東西的
- 喜歡去學校
- 自由、多樣化選擇權利
- 師生關係像了朋友一樣,願意分享心情
- 不需要檢查作業
- 結合社會上的其他資源
- 環境上是
- 安全的(公共/私密)
- 舒適(身心放鬆)
- 豐富(學習刺激)
- 根據小孩特質提供學習/實踐場域
- 學校是穩定的、師資是穩定的,讓人有安全感的。
- 情感流動的場域。
三、如果您是一個特殊學生家長(老師),您心目中的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團體)會是長什麼樣子?
(一)課程
- 課程架構:以學習者為主
- 課程目標:孩子獨立
- 情感教育
- 把特殊生當正常人對待(眼光)
- 找到他們的天賦
- 協助特殊生進入社會
- 適合特殊生的學習環境
- 學校需自由
- 可以自主探索
- 社會支持(友善)
- 費用:15.9萬/年
(二)老師
- 輔導與引導
- 協助學生解手決問題
- 具備特教專業能力
- 友善、包容、理解
- 有其他專業協助,如心理師、醫師
- 支持家長共同協助同學
四、如果您是一位正要接手某實驗機構(團體)的操盤者(計畫主持人),您如何設計一個適合學生(包含特殊學生)學習的環境(包括師資、課程、學習樣貌、學習型態、學習資源、經費、教師的配比~)
- (一)師資:特教背景(學科、專輔)
- (二)課程:生活實作、不以升學為主。
- 共同課、分開上課(支持、空間)
- 學生的自主性
- 教師也可以自由開課
- (三)資源:輔具
- (四)師生比:
- 混齡/學科依能力分班(擅長的、思考邏輯、活潑……)
- 不希望把特教生隔開,幫融入、去標籤
- 引入專家
- (五)討論:學習的目的、學校能否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