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邀請函 的原始碼
←
邀請函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 致認同世界在變,校園也要再進化的教師們: :身為教師,我們看見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樣子,他們的天賦不同、家庭背景殊異、樣子十分多元,可是進入校園之後,卻必須學習一套近似的內容,用同一套標準接受評價。這樣子的設計,對孩子來說,既不公平也不實惠。 :不公平的是,每一個學習者並沒有因為進入校園而獲得應有的受教權益;不實惠的是,以應付考試為主的教學設計,並不足以培育出下一代適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在面對極端氣候、糧食危機、生態浩劫…等不可知的未來,下一代需要什麼樣的知識技能,才能夠面對? :在海洋世界、多元文化的臺灣,如何在尊重多元價值、彼此互愛互信的前提下,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並與他人共榮共存? :面對教室裡不同特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教師們如何運用科技帶來的優勢,結合網路與社區資源,設計出適合在學校執行,也符合教育目標的個性化教學?<br/><br/> :108課綱宣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他人、社會、自然的互動能力,教師應協助學生應用,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有志於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好。 :也就是說,素養導向的教育中,教師角色已由傳統的「你教我學」轉變為「嚮導、教練、陪伴」。因此,在課程設計、學習資源媒合、學生輔導…等面向,我們需要更多自主學習的觀念啟發與行動指引。 :108課綱下國中小階段,以領域學習節數的20%加「彈性學習課程」來算,學校可以自行運用的節數介於6~12.2節之間,高中校定課程也由 1.2 倍率開課開始,逐步要達到 1.5 倍率開課。 :如果能運用國中小和高中這兩個校定課程空間,引進自主學習的課程設計,除了能夠滿足多元選修的開課需求,也能落實課綱下,學生中心、多元智能、適性揚才的理想。 給教育一個新的未來 :「自主學習」並非「自己學習」,而是學習者「主導自己的學習,參與自身的學習治理」。 :教師需要釐清自主學習的真義、實作自主學習的歷程、建立自主學習生態系,明白如何引導學習者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習得自主學習的技能。 :自主學習帶領者培力是一段「自我培力」的歷程,不是別人培力你,而是你「自己培力自己」。在二年的時間內,藉由組課共學、實務浸濡…等過程,操練「自主學習」、「教育自造」的本質與實踐方式。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體會每個「普通人」(含學生)都有能力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內容。 :希望完成培力階段的每一位參與者,在計畫結束後,能讓「組課群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及學習習慣,同時也成為能在課網現場實踐空間帶領自主學習課程的教育工作者。
返回「
邀請函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