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以同儕諮商療癒傷害,並改善師生關係 的原始碼
←
以同儕諮商療癒傷害,並改善師生關係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自主學習輔導平台]] ==講者介紹== :林意雪 :*政治大學哲學系 :*Montclair State兒童哲學碩士 :*U of Washington, Seattle課程與教學博士 :*任教於東華大學教育系 :*在西雅圖接觸互助諮商並帶回台灣 ==Re-evaluation Co-counseling(RC)== *歷史 **50年代 **二戰後工運的歷史脈絡 **西雅圖 *特色 **左派的、社會正義導向的 **從實務中逐漸發現人和復原機制 **不能用以謀生,是用來改變世界 *發展 **全世界有200多個社群 **草根的、不在學術研究中發展 *基本操作及假設 *#非由專家,而是同儕間諮商/諮詢 *#學過的人彼此諮商,平分時間 *#幫助自己的頭腦復原,到未受傷前的狀態:與人連結、能學習、合作互助、正直公義… *#復原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只是這些能力從小就被阻斷 ==重要概念== #人的傷害來源之一,是系統性的壓迫 #:一般較常注意家庭造成的影響,忽略社會壓迫的影響 #專有名詞 #*猶苦錄音 #*#未得到復原的傷害變成一組「錄音」 #*#被挑到時會自動播放 #*#猶苦(僵化模式) #*被挑到 #*釋放 #*:經由哭、笑、發抖、冒汗、打哈欠…,才能將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連結去除 #*復原 #例子 #*被霸凌的孩子,為什麼會去霸凌別人 #*明明我沒有做什麼,可是對方卻十分生氣 #*嘴裡突然吐出可怕的話來,連自己都嚇一跳<BR/><BR/>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海星培力/自主學習輔導平台建構/林意雪/同儕001.PNG' width='300' height='*'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海星培力/自主學習輔導平台建構/林意雪/同儕002.PNG' width='300' height='*' /><BR/><BR/>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海星培力/自主學習輔導平台建構/林意雪/同儕003.PNG' width='300' height='*'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海星培力/自主學習輔導平台建構/林意雪/同儕004.PNG' width='300' height='*' /><BR/><BR/> *我也有一樣的傷害,為什麼我就不會像他一樣? *#即使是同一個傷害,每個人錄進頭腦的內容是不同的 *#因而被挑到的部分也不同… *#沒有感覺,也不表示傷害對我們沒有影響 *#有時會在某個時間爆發出來,或塞了太久,失去了某些感知世界或是認識世界的能力 *小結 *#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受傷的人和他們的僵化錄音 *#傷害的來源不僅是家庭,還包括了社會也就是不同形式的壓迫(性別、族群、階級、年齡、不同能力) *#傷害形成後,如果沒有釋放,就會變成一組錄音,容易被按到按鈕,開始播放 *#社會不允許人釋放情緒,情緒就只能緊緊握在手中,要花力氣去控制它,消耗理性空間 *這樣的視角所帶來的好處 *#解釋了為什麼社會難以被改變?(因為我們錄進了許多可以被操控的錄音,以及內化的壓迫) *#不用take it personal,不必被別人的情緒所冒犯(人會被不同的事所挑到) *#對於處理孩子的情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處理更深的問題,而不是針對那件事去說理) *#不用因為孩子有情緒,而誤解了他對某件事的喜好 *#擁有處理情緒的工具,而非只能去壓抑它 ==教室中的應用== ===帶孩子認識情緒=== #認識情緒 #*我們之所以不喜歡情緒,是因為別人有情緒時我們也被挑到了 #*壓抑情緒的後果:「哭沒有用」→一有情緒就有罪惡感→轉移注意力(吃、抽菸、打電動、氣出在別人身上) →被責怪、覺得更糟糕→對自己感到更無助 #一杯水的理論 #*一杯水(用來比喻你或孩子可以自由運用的理性空間) #*每天孩子帶一杯水來上學,受到挫折、嘲弄、誤會、責罵…水杯逐漸空了 #*杯子空了,很難專心學習、合作、思考、享受當下的活動 #*補充水的方法:遊戲、連結、做自己擅長的事、被聆聽和釋放 ===遊戲=== #我們無法諮商每一位孩子,但透過遊戲,孩子得到許多咯咯笑的機會(釋放微恐懼) #選擇遊戲的原則 #:沒有輸贏、能創造很多笑聲、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的遊戲種類 ===悅納、讚賞孩子=== #沒有人應該要因為自己的猶苦而受到苛責,我們喜歡或討厭某一類的孩子,也受到自己傷害錄音的影響 #不必太執著是非對錯實情,有衝突時不必追究對錯是非,教孩子釋放情緒沒什麼丟臉的 ===連結,提高安全感=== #創造一個強連結的文化,幼年人彼此連結互助 #安全感 #:師生、生生之間有很好的連結,提高安全感 #教孩子認識社會上的壓迫 #:如果不是這些形式的壓迫,我們可能更能發揮自己 ==教師同儕之間的應用== #老師意識到情緒和過去的關聯 #老師也要有加水的時間 #老師之間的支持系統 *內心的矛盾 *:被教育工作吸引、卻又容易被它挑到若是一直去找「最理想」的那個環境,註定要失望 *想要拯救孩子 *:常是因為想要回去拯救自己、糾正所有不對的部分,但孩子所處的現實和我們的有所不同 *注意我們的錄音對於維持社會壓迫所造成的影響 *:對於學習的感受、知識的感受什麼是「正統的」、「有價值」的知識,必須更具有批判性 *不被現實所擊垮 *:善用諮商/冥想等工具,保持希望感,理解到社會壓迫的循環
返回「
以同儕諮商療癒傷害,並改善師生關係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