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體驗反思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樂生:

  • 這次的參課特別感覺到內/外的交織,自主學習與群學的交互。在人文的經驗裡,中學後才比較有群學相互貢獻、回饋的經驗,到了那個階段社會性的能力、社交的能力也是比較好的。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是偏向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溝通。

健一:

  • 瑞安提到的想法有點攪動我認為的自主學習,瑞安提到把自己的自在感釋放出來,而不是被制約的,讓內在東西有機會出來,讓小孩意識到我在學習、我想學習,這個環境需要削去很多很多的什麼,那個內在會出來,群學在這裡又表現出自己跟他人互動的價值。
  • 瑞安的非結構、非系統、沒有評量,長期來講,個人是不是需要在某個領域積累的價值,學習的節點或框架預設了甚麼時候學A、學B,怎麼去在這個狀態下釐清我自己生命想要學習的路徑。有些學習不需要累積性,但有些需要,群學在這裡互動是什麼角色。自主學習現在需要面對很多社會紛雜的價值,人不是每個人本能都想學的,如何重新尋找、把某種的什麼發展出來,是一個挑戰。

鈴諭:

  • 由厚德書院跟工作日這兩個例子,思考到過去的經驗,小的時候是有很多生活空間的,到了學校這個場域就有明確目標性,要學技能、特定的能力,但這兩個例子裡,不管是學校場域或實驗教育場域,其實不特別取向技能性的學習,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去上學?這是我的一個疑問。
  • 有些技能的培養好像不能單靠人的學習本能就能養成,需要某些環境去醞釀或累積,去讓孩子了解到原來我可以動手寫出我的思考。當我們很強調自主學習、瑞安提到不學習也是一個自主地展現時,我們可以再怎麼去想今天我們要建構一個學習場域時,要帶給學生什麼樣的學習內容。

樂生:

  • 健一提到學習積累,我們現在之所以可以大量引用自己學習而不是自主學習,是因為我們假定學習是積累的,我們創造出分科、有系統的堆疊,把知識內容整理好,讓人可以不用依賴別人就能一路學上去,未來的學習可能不是這樣子,可能會有很多轉折跟觸發,學習是積累的這個說法突然讓人有種長輩的教誨的感覺。

健一:

  • 主流認為的學習,有些孩子適合的不是這樣的價值,社會包容容受的有多寬?讓安全可以長出來?積累可以想成是框架式、分級、結構,但也可能不用想成這樣子。前者是競爭心態,但有一種積累也許不是這樣,例如木工、畫家,自己越來越覺得他有變化感。整個社會環境怎麼讓這種多元的積累被有自信的收到?

君頤:

  • 健一老師剛才對積累的詮釋很好玩,我覺得工作日比較像是提供給年紀小的孩子,在一個跟外在世界、他人好的互動狀態底下去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如果他要再深化,就會需要找更專業的資源來協助,或是去到更廣大的世界,工作日這樣的現場的功能比較不是在這裡。

鈴諭:

  • 自主學習如果重點是在自主,在創造一個教學場域時,有沒有空間去激發他的自主性是重點,而不是說非結構性課程設計就等於自主。

樂生:

  • 在人文會很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以他們的意義為主,但不代表要把學習的結構拆掉,怎麼讓學習的動力產生出來才是關鍵的,而不是一定要結構或非結構。很多嘗試打破現有學習框架的組織,很多可能會為了打破框架而無框架,不是說為了打破而打破。

健一:

  • .具體談一下自己教作文,小孩來我的課很多是無效學習,看到很多可能對於寫作會想掉頭就走,我如何減少外在權威的觀看,讓他內在的聲音可以願意去碰書寫那件事,是我最大的挑戰,這東西不是靠有趣、獎勵,而是怎麼去勾連出他內在的東西。

樂生:

  • 我們很在乎學生不是為了獎勵或逃避懲罰才做這件事。
  • 另外再提一個,剛剛特別講積累,在師範體系的訓練裡,積累比較像是一個線性的,學會一位數的加法才能進階、一步一步,這個做法比較接近行為主義而不是認知主義,認知主義是在生活中有經驗,就會去挑戰一步步的做法。一步步、教科書的方式,拿到現在還是依然適用,但也許比重會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