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基本介紹

  • 名稱: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 地點:埃及 埃利潘蒂尼島 牧神赫努姆神廟
  • 製造年代:西元前1280年
  • 材質:花崗岩

世界局勢圖

1200 BC

古埃及

古埃及(阿拉伯語:مصر القديمة‎)是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的一段時間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開始於公元前32世紀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遊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

約西元前6000年,因為地球軌道的運轉規律性變化、間冰期的高峰過去等客觀氣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開始退縮,人們放棄遊牧而開始尋求固定的水源,以進行固定式的耕作,這個居民逐漸聚集並建立了村落的地方。

即尼羅河下遊河谷一帶,有著夏季氾濫沖刷的豐富沃土,適合在秋冬的乾季進行種植活動,公元前4千年後半期,此地逐漸形成國家。

在社會制度方面,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完善的行政體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其統治者稱為法老,因此古埃及又稱為法老時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是典型的水力帝國


古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同尼羅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古埃及時,尼羅河幾乎每年都泛濫,淹沒農田,但同時也使被淹沒的土地成為肥沃的耕地。

尼羅河還為古埃及人提供交通的便利,使人們比較容易的來往於河畔的各個城市之間。

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綿延數千年而不間斷,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對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地理環境,古埃及北面和東面分別是地中海和紅海,而西面則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東北部有一個通道通過西奈半島通往西亞。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進入埃及,從而保證古埃及文明的穩定延續。

相比較起來,同時代的兩河流域文明因為周圍較開放,則經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兩者對後世所帶來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

古埃及具有保存遺體的喪葬習俗,透過這些木乃伊的研究能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

拉美西斯二世

  1. 拉美西斯二世或拉姆西斯二世(Ramesses II,約前1303年2月21日-前1213年7月或8月)
  2. 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第三位法老(約前1279年5月31日-約前1213年7月或8月),法老塞提一世之子,其名在古埃及語中意為「拉神之子」。在拉美西斯二世執政的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
  3. 拉美西斯二世在人類的平均壽命只有40來歲的3000多年前的埃及,他卻活了91歲,統治埃及長達67年。這位史上無論壽命還是統治時間都數一數二的法老,還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埃及人民心中真正的神,被認為會萬壽無疆地活下去。
  4. 拉美西斯二世14歲被父親任命為監國王子,24歲當上法老。他真如有神助般戰無不勝,讓敵人膽寒四方來朝,統治初期就基本上搶回了失去的城池,掌控了埃及周邊地區。就連在繁衍後代方面,他也有如神助。他正經娶過的王后有8個,妃嬪無數,記錄在案的兒女,有100多個,兒子有70多個。
  5. 篤信自己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同樣篤信自己能萬世流芳。他的確做到了,至今,埃及大地上還遍布他為自己修建的無數城市、宮殿、神廟,當然,已成廢墟。為了讓自己的名字和豐功偉績刻在埃及的每一個角落,他在前人修建的神廟宮殿裡放進自己的雕像、畫上歌頌自己的壁畫。
  6. 他最著名的建築,便是供奉自己和諸神的阿布辛貝神廟、祭祀自己的拉美西斯宮殿、和新首都培爾-拉美西斯城。位於亞斯文以南280公里納賽爾湖邊的阿布辛貝神廟,被認為是古埃及最宏偉、最壯麗、最神奇的建築。

卡疊石戰役

  1. 古埃及與「西臺」王國(英語:Hittite),或譯為「赫堤」爭奪敘利亞地區統治權而發生的戰役
  2. 埃及人與西臺人爭戰不斷的原因
    • 埃及人需要鐵器切割加工花崗岩並建造金字塔
    • 什麼地方離埃及最近,且同時具有鐵礦和煤礦?
      以吉薩為圓心畫一個半徑1500公里的圓,在這個圓形區域裡只有一個地方同時具有、而且容易開採的鐵礦和煤礦,那就是土耳其與敘利亞北部交界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也就是古代西臺人居住生活的地方。
  3. 1274BC,5月底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與西臺國王在奧倫特河邊的卡迭石(敘利亞的大馬士革東北)會戰,初期法老失利,第二天再戰,西臺受挫。雙方均未取得決定性勝利。
  4. 1258BC,西臺王國的國王病逝,新任國王哈杜西勒三世繼位,兩國締結埃及西臺和約,成為軍事同盟。
    • 是目前最早的書面國際協定及和平條約
    • 現在收蔵於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
  5. 結盟後,可能是出於對西臺軍事力量的擔心,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在東北尼羅河三角洲新建一座城市為首都,並將其命名為培爾—拉美西斯。

  6. 拉美西斯二世/卡叠石戰役

阿布辛貝神殿

  1. 神廟建築群約於公元前1284年開始興建,為時約20年,直至公元前1264年完成。
  2. 建造的目的是為了向埃及南面努比亞宣示國威,並在該地區鞏固埃及宗教的地位。
  3. 由兩個由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廟組成。
    • 原位於尼羅河最上游的「亞斯文」
    • 埃及國境最南端
    • 努比亞朝貢必經之地
  4. 神廟寬36米、高30米、縱深60多米。廟門兩側,有4尊20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巨型座像。進廟門後,不但有巨型石柱支撐廟頂,還有全副武裝的埃及武士守衛在兩側。四周牆上,刻畫的則是拉美西斯二世的赫赫戰功。雖歷經3300多年,線條依然清晰,色彩依然艷麗。
  5. 阿布辛貝廟最神奇的地方在最深處的房間。每年2月22日和10月22日這兩天,燦爛的太陽光能夠穿過好幾十米的縱深,恰巧照在4尊雕像中的兩尊上,持續時間15分鐘,令小小的石室金光燦燦。這兩尊雕像分別屬於拉美西斯二世和太陽神拉蒙。另外兩尊(阿蒙神和冥神)當時埃及人普遍供奉的神祇,只能永遠站在黑暗之中
  6. 據說2月22日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10月22日是他登基的日子。埃及人將這稱為「太陽節奇觀」。因此在2月21日和10月21日,埃及人都要在這裡舉行慶祝活動。拉美西斯二世活著的時候,也會來觀看「太陽節奇觀」
  7. 由依崖鑿建的牌樓門、巨型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前後柱殿及神堂等組成。1964年開始至1968年間,因興建亞斯文水壩而整體遷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餘米的後山上,是世界文物建築保護方式的成功嘗試。

努比亞行動計劃

  1. 阿布辛貝神殿本來是在亞斯文的,1960年,埃及開始在尼羅河上修建亞斯文水壩。水壩建成後形成的大水庫,埃及部份叫納賽爾湖,蘇丹部分叫努比亞湖。水面上漲,包括阿布辛貝神廟在內的兩岸系列古蹟將沉入水底。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動113個國家,出錢出力出技術,搬遷這些古蹟。
  2. 阿布辛貝神廟,被整體搬到高出河床水位60多米、地質、山形和山體情況大致相同的後山上。數百名工程師、2000多名工人花了4年時間,成功將神廟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寸泥土和山崖,都切開挖開編上號,再原樣不動地砌在新地方。1968年,新地址上的3300年古神廟對遊客開放。
  3. 神廟的一切全無二致,只是那著名的「太陽節奇觀」,無論如何也回不到2月22日和10月22日,而只能在2月21日和10月21日兩天射進山洞,照射的雕像部位和時間,也有所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