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網韌性/從大停電看我國電網
台灣的電力布署,目前不堪一擊
歷次大停電
- 1999年7月29日臺南縣左鎮鄉第326號的輸電鐵塔,因為連日豪雨致地基流失而傾斜,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為了自我保護跳電,最後導致台南以北大規模停電。
- 1999年921大地震導致全台停電。
- 2017年8月15日16時51分起,台電大潭發電廠的天然氣供應管線因巨路國際公司更換卡片不當,造成意外停止運作,導致大潭發電廠6部機組全部跳停,進而造成全臺電力備轉容量(3.17%)不足,供電系統避免全面崩潰,啟動保護措施而分區停電。592萬戶停電。
- 2021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電網啟動自動保護機制,導致462萬戶停電。
303大停電
- 說明
2022年3月3日上午9點7分,興達電廠開關場因操作人員失誤,未依照標準程序填充絕緣氣體,導致設備出現問題,9台發電機組無法送出電力,使南部電力系統的電力輸出能力瞬間下降,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無法反應,於是先行跳脫,以保護整個電網。龍崎超高壓變電所肩負1050萬瓩的電力,系統跳脫後造成嘉義以南大區域停電,停電戶數達全台整體1400萬用戶中的549萬戶,占比39.2%。同時,北部地區也啟動低頻卸載,造成點狀式部分停電。最終停電超過550萬戶。
- 為什麼台灣的電力系統如此脆弱?
台灣的電力系統主要分成南、北兩個主電網,南、北彼此也有連結,找出南北電網的樞鈕,以及南北電網的連結點,即可打癱台灣的供電系統。所以中研院綠能所電網組的博士曾說:「303停電,台灣自己已經告知習近平,開戰時該打哪裡」。
台灣電力如此布署的理由何在?
這樣的電力布署經濟效益較高,但是不利於防災,尤其不利於國防。
鋰鐵電池
- 優化學校微電網設計,將鋰電池改成鐵鋰電池(磷酸鐵鋰)
- 以正極材料命名(負極是碳)
- 磷、鐵存在於地球的資源含量豐富,不含鈷等貴重元素,價格低
- 安全性極佳,濫用測試下,不爆炸,不起火,不冒煙。即使在最惡劣的交通事故中也不會產生爆炸。完全解決了鈷酸鋰和錳酸鋰的安全隱患。居民嫌惡度低。
- 循環壽命約2000 次,循環壽命長。最符合環保要求。
- 能量密度低於普通的鋰離子電池。
- 低溫特性比鋰離子電池差(不容易估計電池電量)。
以 100 億的建置經費:
- 90 億用於建置 1500 個學校微電網
- 以 5 億用來建置「動手學」「自主學」「一起學」的電學、化學課程與學具。平均每教學點 25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