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共養教育怎麼做

出自跨校選修
於 2022年11月25日 (五) 15:24 由 黃鈴諭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分組名單: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分組名單:

  1. 文晴、楊玲、君頤
  2. 典義、丁丁、姍姍、碧雲
  3. 樂生、美蓉、心怡、健一、榮良

如何找夥伴、建立信任關係@都市

文晴:司馬庫斯落實同村,其他案例則源自共同的需求。好奇在都市裡不會有這樣的需求嗎?自己是一個媽媽,假如是職業婦女,應該會是蠟燭兩頭燒,都市可能資源確實較偏鄉多,包括網路資源、政府資源,但都市的人際隔閡大、工作忙碌,很難找到信任的夥伴、對接的需求(例如都市可能需要有人補位照顧者)。

君頤:今天分享的案例,都是基於一群人共同去找學習資源,或是開展有別於不同於學校教育的學習型態。另外則是非都市的區域在「村」這件事比較有一個明確的人際範圍,知道去哪裡找合作夥伴,在都市裡好像比較不得其門而入。

楊玲:都市不管是孩子或家長都很忙碌。

文晴:都市裡的學校或學校以外的生活,難有彈性空間去發展不一樣的事情,所以很困惑都市同村共養的需求會是什麼?

君頤:其實都市也有一些同村共養的案例,例如台灣親子共學協會在各地的開展的共學團、親子班;或者極端一點,現在新聞上常常看到有什麼地方媽媽LINE群組,只是這些社群可能就不是理念導向的,而是在追求學業競爭或是怎麼讓孩子變得更菁英,但不管是理念型或競爭型的社群,它有一個特色就是這些人都是基於自己的需求或興趣主動加入,所以這些社群的運作是有自主動力的,我覺得這樣的運作很值得再多觀察。

文晴:這些需要有基本的條件,例如家長要有理念、興趣,網路上的連結感覺比較被動,需要主動者先來搜尋。它的架構也無法像剛剛那些案例那樣會有很多其他組成(例如老人),網路上吸引的比較是父母,特別是母親,孩子感覺是被安排的。

文晴:條件-需要找到信任夥伴、彼此都有角色在運作/共同協力、其他人力資源跟社會資源需要被加入。

君頤:都市裡的家長除了家長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身分,這些身分都具有它自己的背景跟資源,其實可以先從自己所擁有的這些資源來去想可以運用的東西。

同村共養的經營運作模式、如何引進資源

典義:聊到課後共學經營,珊珊提的問題,說他現在經營台中課後共學,三四個問題,問我們的經驗,我們的運作從小一到小五,小六就越來越少人,後面我們是銜接國中個人自學在校選課的模型,談到家長共識,要怎麼協調,牽涉到領導統御、組織管理,共通點是要讓小孩參與課程設計。

國小課後共學,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讀小學的實驗教育,但可以用課後安親的模式。

另外碧雲提到水火箭課程怎麼做,我回應生涯發展如何融入學習領域,國中看怎麼連結到生涯規劃歷程,高中連結到學習歷程檔案。

碧雲:我們這組好像離題了。

丁丁:我覺得不會。村最大就是地球村,難道幾個小朋友、家庭合在一起,共同經營照顧,就不是同村共養嗎?當然也是啊。只是說在帶的過程中,對於自主學習元素還是缺乏,因此會有風險,如原子化。

珊珊:我有兩個孩子,一個在楓樹腳,一個早上念公校下午參與我組織的共學。的確下課組織共學難度較高,所以我才想說經營看看。那在引導上是恣意引導嗎?如果只是問他你想幹嘛?我們其實都不知道,如果孩子接觸到的事情比較狹窄時,該注意什麼?

丁丁:他需要有伴啦,伴跟伴之間商量的事情若能兌現,那會越來越能幹,但如果他沒伴,或是大人老覺得要加諸東西在孩子身上,那試了幾次後,他們都沒有獲得大人支持,漸漸他們就會越來越退縮,這時你就看不出,當小孩有伴時,越來越能幹的樣子。

怎麼分析地方特色、怎麼加值

健一:這組是強調地方特色跟加值,這兩個關鍵字,在同村共養,我們很多在地、村的資源,用各種方式變成教學或分享的題材。那村是什麼?反正就是大家順手可以拿來活化的東西都有意義,這樣也可以,但假設這事情背後的風土感,在地方土感的意識,感覺到、看到,這件事情,在地方特色上應該是他的背景。也許我們再把它拿出來時,沒有連結到,但他就是個背景,那假設背景的意思夠寬夠強,那同村共養衍生出的地方特色就會比較強,就不會是我現在想到什麼就拿什麼,這樣點子式的做法。也就是說,他未來到某個程度後,就不會只是拼裝的,而是系統性的教學跟互動關係所以地方知識是於在地風土、在地發展這樣的長程方式,比較忌諱像是一地方一特色這樣的硬要談的關係。 地方的事情都可以形成地方風土,像是我們在地有水泥廠出現,這也是一個可以被看重的地方的東西,地方風土衍生地方發展,不管是過去、現在,這樣的體會越寬越大,他所形成的策略跟方式就會越做越深、越寬廣。若流於點子式的,就會虛浮。

再來是談加值,要用什麼姿態把無感的東西變有感,我們那組強調冷泉的例子,就是要用方式去詮釋讓他角色出來。像是每次市集就是跟地方風土對話的方式,久了後,地方風土感越強,地方被浮現的力道就越大,這個是建構式的。

最後,我理解的同村共養是長期的累積的,不是流行,所以他每個背後都是有寬度、高度的。這就回到同村共養的寬度、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