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界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經驗整理與分享
主題分享
思考
- 無界學習的價值與意義?
- 學習為什麼要生活實踐?
師、工、學角色的多重流動
- 從新莊社大組織結構改變來看,講師、學員甚至工作人員,都有可能成為其中之一角色,擔起課程/活動的組織者。
- 當然以目前來說,工作人員為主導的任務型的組織社群為多,然而如何組織中,讓個角色都有主體性發聲,而不是配合社大參與。常態性組織與聚會很重要。
- 而組織文化就是建立在這樣工作模式下,開展的個人與群體的對話。
- 新莊社大有個重要文化是師工學文化,意思就是,我們的學校會以著重講師、工作人員、學員三者為核心的組織單位。這很重要的是,三方是一起再名為新莊社大的場域中,想辦法用各種民主經驗來經營學校,這是社大二十年來重要的事情,在我觀察中,新莊社大有個重要特色是,施工學的角色是流動性的,不會是我是講師我就只做講師的事、工作人員只做工作人員的,學員只做學員的,例如有時工作人員會去當學員,了解老師的課程;也有老師會去當某堂課的學員;也有學員學久後會變成老師;學員、老師也可能變成工作人員,像是我們有散步節,他們就可能會變成工作人員。
- 新莊社大在師工學角色中,可能就是產生沒有那麼明確的狀態,會輪流扮演不同角色。因為建立在這樣的組織文化,所以對我而言,在新莊的場域中,我們在建立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
- 新北市、新莊泰山,新莊、泰山這幾年變化速度快,我們希望來到這的朋友,可以了解這裡的發展,這是我們的辦學特色。所以,對我而言,我想先讓大家了解新莊社大這個地方,再回過頭來談新莊社大跟無界學習的關係。
- 對我而言,社大的無界學習很好想像,像是步道課程、文史類走讀課程,這些大家都很喜歡,很多人來報名,剛剛有位朋友講到,如同「學校在窗外」這本書名,社大這樣的走讀、步道課程確實在外面,離開了教室內的實體空間,而且有些事情,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對於知識的理解,恐怕要從現場開始。
- 這樣的學習我認為是有缺陷的,因為沒有整體觀的想像。像是步道課程會說我們去走步道、認識很多植物,可是我們卻缺乏對整體棲地的想像,就是為什麼這些植物會長在這裡,棲地如何形成?植物怎麼進來的?容易缺乏系統性,變成是單一物種介紹。
- 文史走讀課程也是,它缺乏台灣地理空間整體觀,只是來到一間廟,流於景點的介紹。當他只是一個景點介紹或是一個人物介紹,那就跟一般旅行社沒有兩樣。沒有整體脈絡,就會流於文史或人物風流談。課程商品化就會是旅行社的行程,我覺得這是課程商品化的問題。這些課程一開始做到我們站在現場認識實際知識,但當現場如何進到田野,回到更實際的生活感、對話,才會真的有種學習的感受。我是把無界學習跟生活感受綁在一起想的,這也是社大要去思考的地方。
興趣而生的學習-行動
- 社大學習者的特色:具體目標較無
- 完成個人需求,滿足自己(自發性)
- 因為在班上學習,具有一定社交性,必須跟同學有交流。
- 終身學習,邁向實踐。
- 做自己以及在地的英雄(改變)而且是一批又一批的英雄聯盟(不是自己一個人)
- 我認為學習邁向行動(實踐)會是一個重要過程,而且這是一個從個人到群體的旅程。社大學員有個很大特性是他是因為興趣而產生的行動,因為從自己需求開始,才跨出學習,社大學習多為如此,因為興趣而形成某個行動。社大學員可能不見得有具體目標,但他有興趣、需求,就會達成他的實踐,那他又會有些交流,就會有個人到群體的關係。我認為他們自己從學習過程中,滿足自己、最後跟他人產生連結。
【新莊映畫】
是一個工作人員發起的看電影組織,一開始大家也是說我只是來看電影啊,但我就開始說你們要學會討論啊,那就開始有一種分享、討論,那這樣的組織可以跟在地生活實踐有什麼關係?第一個是重新走回電影院去看電影,電影是從電影院出來,但後來有電視、串流媒體後,我們拒絕或再也沒時間進到戲院,所以我們就一起回到電影院看電影,也去參加影展活動,重新讓他們感受到現在電影的生活脈絡。以及,回到他們自己看電影的經驗、記憶,他們的經驗就是在跟台灣電影史記憶在做縫合。 最早是我跟我弟兩個人帶,去看西門的戲院,旁邊突然就有個大哥說,我小時候就是在板橋戲院旁邊,上市的電影最後十五分鐘我都看過,他就跳出來,他原本不是講師,但他就開始跳出來分享,他分享的跟板橋的戲院史很有關連,因為他就是戲院歷程的見證者。 我回到電影院,我是回到跟跟日常生活有關的空間。
【開箱新泰】
是一個紀錄百年軒社新樂園的課程,他說與其找我個人當導演拍電影,不如找一群學員來拍攝,這個老師很可怕,他不是教你怎麼拍、怎麼田野,他是獅子訓練法,就把學員丟進現場,怎麼拍、怎麼訪,現場就是要有想法,想盡辦法要把片拍出來,老師就是告訴你,直接進入現場。所以,我們的學習是沒有人告訴我們標準答案的,在實作中學習實踐,最重要的是你會長出你自己對事件的態度、價值觀。我們拍完北管,就去拍塭仔圳,很多人也藉此去思考重劃、都市更新是怎麼一回事,他看到很多裡面值得被討論的細節。
【新莊、泰山文學談】
我們拿鄭清文老師的小說,他寫道什麼地點,我們就來到現場,做文學散步,當時老師怎麼描寫媽祖廟,小說裡寫的,我們就去走、認識文學地景,這是我們想到可以讓自己生活跟作家眼光連結在一起的。如果作家當時可以用他的眼光看到新莊,那我們自己有沒有可能去紀錄我們認識的新莊的記憶跟故事。因為我們走到生活場域,我們看到作家眼光,也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眼光,我們如何當自己的見證人。
【玩玩彩墨、繪畫散步】
我們讓繪畫回到街道,找尋曾經畫過但已經不見的空間,我們就在想,這樣有沒有可能變成一條路線。班代就帶著學員討論,我以前畫過這個石獅子、我以前畫過這個已經被拆掉的日本宿舍,他們在這之中產生很多對話,因為有些是在地人、有些不是,在地人會告訴大家那邊的故事,慢慢他們就發展出一條路線。繪畫是一個學習,但當我的生活被扣連在一起後,我們可以去分享,他不會覺得他的畫一定要放到展覽館才有意義,而是你去畫你的生活、把生活講出來,就具備意義存在。
【書法散步】
寫春聯送人家,也是一個生活實踐。但你也可以發展出其他生活實踐。我們的書法班就帶大家去看廟宇的楹聯,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字體,為什麼寫這內容,會發現,書法其實跟生活是緊密的,當有這樣的思考,當你在寫字贈人時,就會將這樣鑑賞的眼光回饋至生活中。這會回到你對廟的想像跟認識。
【散步節社群】
師工學討論新莊的散步路線、藍帶、綠帶在哪裡,共同討論,看見都市的改變跟問題,對我們而言,他不會單純是現場導覽,而是過程中,會不斷踏查、認識人、了解故事,請耆老現身說法。重要的是他不單單是景點導覽,而是希望用遊戲、各式各樣不同方式去體驗在那樣的空間中,生活感是什麼?生活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花很大力氣在做這樣的認識跟想像。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實踐,那就是帶大家去看見生活感,再去想像未來可以是什麼?
【市場學系列】
現在最新的就是我們有個市場學,我們想說想要認識市場,就有小字、文章書寫,還有進入市場的走讀,我們希望在走讀中,店家可以跳出來,告訴我們,魚要怎麼買、怎麼殺、菜要怎麼買,還請到烹飪老師告訴我們今天的料理菜要怎麼挑,那就是更直接去談生活實踐,這就會進到我們對市場的認識,不會只是介紹式的。像是賣魚的說他的魚是從基隆來的,我們就有個夥伴就跟著賣魚的人凌晨去基隆把他批貨的過程記錄下來。透過看見、體驗、實踐的過程,去了解原來市場、我們在吃的東西,是怎麼一步步進到我們的生活中的。
我認為還有很多組成模式,但我們習慣讓老師跟學員有空間去討論,讓大家討論跟生活有什麼關係?怎麼讓學習進入生活?
中間這張圖是我的經驗。如果社大是個人到群體的狀態,我認為,你想要學習,是你在某個生命經驗中,你有意識到這件事或是有烙印在那裡,這講起來有些浪漫,但這是有的,就像我為什麼喜歡看電影?不只是影像,是我喜歡一群人看電影,我小時候曾在廟口看怪獸電影,那是我很喜歡的氛圍,這就成為我的慣性,我就會選擇用不同方式去實踐我想要做的這樣的選擇,我是寫眼耳鼻舌身,但可能有不同的分法,我想社大課程就是各種實踐的過程,而且是希望人跟人之間有更多連結,並實踐在社會中。
【小結】
社大在面對的學員,是在過往體制成長的孩子,所以對他們來說,出社會後的學習,他們過往的學習是跟生活斷裂的,所以來社大學習時,他們說不定是想逃離生活。有趣的是,他們來到社大後,他的考量是一群人學習,用學習關心在地,進而打造我們的生活圈。我覺得這是要思考的方向。 有句話我很喜歡(楞嚴經:「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如果一個人手指頭指的月亮,你就會去看月亮,但如果你是看著他的手指頭,認為那就是月亮,那就是只看到手指頭,便就失去意義了。
學習是從生活中而來,回到生活中,但如果只是耽溺於知識跟技術的快樂,那就是只看到手指頭,而沒有看到像是生活的月亮,就失去了那個快樂。
全班討論
摘自「无界学习”,你准备好了吗?」
所謂“無界學習”,就是突破傳統的學習界限,從而實現更全面的學習。而對學齡前孩子來說,“無界學習”的意義更大,課堂可以更寬廣。去年年初的突發公共事件給學習變革裝上了加速器,推著孩子和教育者們快速適應VUCA時代(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的到來。所以希望通過本文,家長能跟隨我們,一起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突破各種分隔線,為孩子的學習方式探索各種新的可能性。只有這樣,才能更順應時代潮流和未來趨勢,也更順應孩子的天性,真正達到玩以致學!
- 梳理:學習邊界可以怎樣被突破?
- 在傳統意義上,提到學習,我們可能立馬就會與這些“隱形邊界”掛鉤——
- 時間的邊界:比如在上學、放學,課內、課外等時間分隔。
- 空間的邊界:比如教室、學校的圍牆。
- 地域的邊界:孩子們通常被限制在一定的學習範圍,所處的城市、鄉鎮乃至國家,都不自覺地塑造孩子們的世界觀。
- 課程的邊界:比如傳統學科的劃分。學科的劃分一直是大部分學校教育默認的模式。
- 載體的邊界:比如教材、書本、輔導材料、考試。
- 實際上,在疫情之前的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教育者們就開始了突破學習邊界的探索。他們針對上述隱形邊界的突破至少就有這些——
- 針對“時間邊界”:近些年興起了沉浸式學習、非正式學習、終身學習等形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這些時間分隔線,為孩子們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針對“空間邊界”:鼓勵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現“去遠方”的學習,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到大自然、置身的社區、博物館、營地遊學等非傳統教室學習。
- 針對“課程邊界”:近些年產生了“全課程”、項目式學習等鼓勵跨越學習邊界的模式,充分引導學生們以解決真實問題為導向。
- 針對“載體邊界”:最明顯的例子,是過去一段時間的疫情大大刺激了線上教育的發展,也將開放的學習資源展現給公眾,同時也是一種學習載體的突破。
- 在傳統意義上,提到學習,我們可能立馬就會與這些“隱形邊界”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