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新典範的人才培力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成員與分工:
一、成員
- Elvis
- 豆豆
- 丁志仁
- 陳東玉
- 朱純良
- 黃鈴諭
二、分工表
人名 | 簡報內容準備與分享 | 其他工作 |
---|---|---|
Elvis | 安格學習社區工作場域内沉浸式培力簡介 | 1)提供安格的深度資料 |
豆豆 | 安格學習社區工作場域内沉浸式培力簡介 | 1)橋接 Elvis 與其他同組同學 2)簡報試講 |
陳東玉 | 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三梯簡介 | |
朱純良 | 不同培力模式的比較 | |
黃鈴諭 | 全班討論 | 1)會議紀錄 2)簡報模版選定 3)簡報整合 |
丁丁 | 人才培力的想像與願景 本主題分享小組歷程交代 |
1)約線上討論時間 2)尋找合用的共筆軟體 3)主持線上會議 4)簡報整合、定稿 |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一)出席表:
姓名 | 03.22 | 03.25 | 03.26 |
---|---|---|---|
丁丁 | 到 | 到 | 到 |
Elvis | 到 | 假 | 假 |
豆豆 | 到 | 到 | 到 |
陳東玉 | 假 | 到 | 到 |
朱純良 | 到 | 到 | 到 |
黃鈴諭 | 到 | 到 | 假 |
(二)討論日程:
三月
- 20~21:大家丟出想分享和想討論的子題
- 22(一) PM 8:00~10:00:第一次線上聚會(全體)
- 23~24:大家回家做功課
- 25(四) PM 8:00~10:00:第二次線上聚會(丁丁、豆豆、東玉、純良、鈴諭)
- 26(五) PM 8:00~10:00:第三次線上聚會(丁丁、豆豆、東玉、純良)
- 27~28:大家交作業給主要報告人匯整
第一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3.22(一) PM 8:00~10:00:第一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Elvis、豆豆、丁志仁、朱純良、黃鈴諭
紀錄:
主題分享的目標/重點:
- 盡可能讓每個人有貢獻
- 要聚焦
- 要不要改題目或訂子題需要經過大家同意
提議討論與分享的子題:
丁丁
- 大陸未封禁,可通用於兩岸的「即時共筆」方案。(討論)
- 台灣最近關於新典範人才培力的發展。(分享)
豆豆
- 希望了解臺灣方面如何進行人才培力?
- 背景:
- 丁丁提問:安格先峰教育聯盟之間的人才培力現況?
- 安格目前有的人才培力以聯盟參訪、學習、成員間彼此經驗分享為主,並沒有其他的課程或訓練。希望了解臺灣方面如何進行人才培力,有什麼樣的課程或活動?
- 丁丁:相互參訪就是一種培力
Elvis
- 人才培力的模式:例如,線上共學、二岸組團參訪學校……等,是否列入人才培力的範疇,及如何運作?
- 考慮經營成本,思考培力過程是否需要收費?
- 如何找到/吸引合適特質的人力來參與?
- 背景:安格目前遇到的困境有:
- 場地費成本高,導致導師薪水相較其他工作低,影響導師就職意願。
- 安格導師引入制度:安格的導師前期會有沉浸期1個月,1個月過後,理事會會決定其是否進入實習期,實習期3個月結束後,由全體導師投票,決定其是否進入安格任教。安格新導師於沉浸期期間會消耗學習社區資源,但不會轉化成指導學習者的人力。因此在沉浸期的一個月內,如何支付沉浸成本,以及如何讓新導師有更好的融入,是現在思考的面向(沉浸期供餐不支薪、不公開召聘老師)。
- 考慮調整學費,但擔心調高後,有些學生無法繼續就讀,也不符合教育公共性的理念。
- 安格制度說明:
深圳的安格、成都的先鋒、佛山的悅谷、北京的一出和小蘋果樹,是五個大陸體制外辦學機構,由於理念相近(讓學生自主學習),他們之間組成盟校,並均由「學校」改稱為「學習社區」(台灣應該翻成「學習社群」較為貼近)。整個聯盟叫「先鋒教育聯盟」,取這個名字,是由於劉曉偉首先在成都創辦先鋒學校,應該是大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理念的體制外辦學之濫觴。但晚近由於不贊同「學校」這種體制,所以改名為「學習社區」(也省得跟他們政府爭論)。
目前這五個學習社區之間:
各社區導師間相互支持,彼此交流教育教學理念/方法/經驗/資源/運營/管理。
互相承認學分,支持不同社區的學生互相轉學、遊學。
支持導師們互相去彼此社區訪問/學習/休息/工作,甚至交換老師。
招生工作交流,並共享生源與升學出口。
每個社區管理層會出1~2名成員,通過線上會議的方式,討論整個盟校的運營,共同為五個社區出謀劃策。
他們發現結盟之後的確都比自己一家摸索要進步快得多,所以會再磁吸其他以自主學習為主要理念的體制外辦學機構。 - Daniel提問:
- 其他的團體如何解決類似的問題?
- (將比較安格,政大,....(如有其他團體再陸續增加),師範體系,教育學程)
- 是否找其他贊助?
- (將列舉經費來源做比較,並試圖找出能永續經營的經費來源)
- 沉浸期之後的投票會不會有人格被挑戰的問題,是否會影響後續參與意願?
- 答:待補充
- 在沉浸期期間有引入導師進行引導,引導的重點在於解答新導師在探索過程的困惑。新導師在這段過程中的學習,更多的是自己的思考和觀察。
- 安格的新導師培力大概是自我學習+群體支持和反饋+場域感受。
- 引路導師有沈浸期導師指南。
- 答:待補充
- 評鑑的投票有文字記載和評論方式或是評鑑要點嗎?
- 答:
- 所有人充分表達
- 評鑑是否通過的標準有三:1)愛孩子、2)會學習、3)情緒穩定。
- 不記名投票,僅告知結果有沒有通過。
- 答:
- 新人留下或未留下的因素是不是有統計資訊?
丁丁提問:你們覺得留下什麼信息有利於後續培力?
- 安格招募文件補充:(待補充)
鈴諭
- 已經找到特質合適的人選,如何進行培力?
- 老師的工作量很大,如何做中學?
- 現職老師的支持系統?
分工提議:
- Elvis、豆豆 :工作場域內沉浸式培力(畫流程圖介紹)、聯盟互助層級人才培力支撐的藍本(確認丁丁那一段文字)。
- 東玉:工作場域外的培力,以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第三屆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為例。
- 鈴諭、Daniel:二種培力模式的比較。
- 丁丁:分享培力過程的願景。
- 預計進度
- 鈴諭挑選簡報背景。
- 周四核對,需要PPT核對。
- 週五對願景及兩組比較做核對
第二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3.25(四) PM 8:00~10:00:第二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陳東玉、豆豆、丁志仁、朱純良、黃鈴諭
紀錄:
確認本組報告共分六段:
- 安格(學生10~20歲混齡)單一工作場域沈浸式培力(Elvis、豆豆)
- 先鋒教育聯盟的支持與培力(Elvis、豆豆)
- 政大三梯培力(10個月)的優點、缺點,以及改進之道(東玉)
- 比較(Daniel)
- 願景(丁丁)
- 本組與其他同學對話(15min)
- 小組聚會重點、工具與流程介紹
安格學習社區單一工作場域沈浸式培力
安格學習社區的新進導師培力: 目前新進導師招募採非公開模式。須經由現職導師或他人引薦進入。首先由安格社區一名全職導師帶領一次實地參訪,經雙方互相確認意願後,新進人員則以該名安格現職導師為「引入人」進入安格社區開始進行培力。培力流程有三:
一、沉浸期
- 沉浸期時間為2~4週,由於沉浸期沒有薪資(供午餐),沉浸週數由新進導師(沉浸導師)審酌後自由決定。沉浸導師在沉浸期期間,沒有具體的工作內容,籍由在安格社區的觀察體驗,了解學習社區的運作模式並思考未來可能擔任的的角色。
- 沉浸期間,社區會提供一份沉浸指南,指引探索安格社區的方式,包活:影子導師、旁聽執委會、參與課程與活動……等項目。
- 因為沉浸期問,沉浸導師有機會接觸學生個人檔案……等的資訊,沉浸導師於確認意願後,需要簽署保密協定。沉浸期間,沉浸導師的日常溝通及盤由其引入人負責。
- 沉浸導師於沉浸期期間,可選擇任何一位全職導師做為影子導師,如影隨行跟在某一位現職導師的身邊觀察學習。這個設計的用意在於,提供新進人員與不同導師連結,了解導師任務並且觀察不同導師的工作模式的差異。
二、實習期
- 沉浸期結束後,沉浸導師和理事會進行面談,雙方確認意願後,該導師進入實習期實。
- 實習期間三個月,實習期間根據和理事會面談時決定的預評級發放實習薪資,實習薪資為全職薪資80~50%不等。
- 除了不能在執委會進行決策投票權之外,實習期導師擁有和全職導師一樣的權責,並且可選擇是否需要一名全職導師作為其導師,幫助其成長與適應。
三、成為正式導師
- 實習期結束後,執委會會召開「特別人士會議」,各導師依據對實習導師的接觸與觀察,對其是否成為全職導師,依據「愛孩子」、「會學習」、「情緒穩定」三個維度,進行意見表達。
- 所有導師進行充分表達後,依「絕對多數」原則,對於導師的去留進行「不記名投票」。
- 執委會(執行委員會)的設置參考「重塑組織」一書中「青色組織」的模式而設置,強調組織是有效運行的關鍵是基於同僚關係的自主管理的實踐。在安格,全體全職導師(可自由參加),不限初始創辦老師,可藉由參與執委會的運作,直接參與組織決策。
先鋒教育聯盟的支持與培力
- 成為全職導師之後,每位導師可申請2000元/學年(人民幣)的個人成長經費,支付個人在工作相關或自我成長方面的費用。
- 支持導師參與各型式的教育交流活動。
- 先鋒教育聯盟定期舉辦團建活動,促進聯盟間的交流,團建活動以自願參加為原則。
政大三梯培力簡介
「臺灣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係由國立政治大學教育部實驗教育推動中心主辦,針對有志投身實驗教育領域之夥伴,所進行為期10個月的培力。簡介如下:
一、修業期間:5月到隔年2月,共10個月。
二、招收對象:年滿18歲,符合以下任一資格者
- (一)實驗教育學校、機構或團體之在職工作者(含正式、代理及兼職代課)
- (二)公、私立學校在職教師、師資生及教育工作者
- (三)欲投入實驗教育工作之學生、家長、社會人士
以第三屆為例,報名者為60人,錄取30人。參與成員有:學生(大學生、研究生)與家長、公立學校老師、實驗教育單位老師(非學校型態教師)、各領域教育工作者、(共四類)。學經歷不限。
報名時須繳交「三分鐘內自介短片」及「實踐計畫」草案。包含:
- 1)自身對於教育的看法
- 2)希望大家更認識你的經歷
- 3)實踐計畫:籍由培訓或在培訓過程中想完成的事
學員甄選分成書面審查與現場面談兩階段。面談方式有二:個人與導師面談、團體面談。
共識營
政大3梯的共識營為2天1夜,與導師和學員在各項活動中進行對話,含共識凝聚、意見交流、open space、自治公約討論會、提出對某議題的想法、溝通對某議題的想法……等等。
政大3梯的導師,含政大老師三位、丁丁、特教背景、諮商背景、哲學背景的導師共7位。
必修課
- (一)實驗教育理念、哲學與實務:探討當代社會發展下的教育趨勢,瞭解臺灣實驗教育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現況,認識並探討不同類型的實驗教育哲學與模式。
- (二)生命對話與探究:由諮商、特教、哲學不同背景的老師引導進行內在自我生命的對話。
- (三)組課:由學員提出自己想做什麼,二個人一起開一堂課(15堂選修課)
- (四)場域實習:144小時、最多二個單位
- (五)實踐計畫的成果發表:導師與學員有8次面談,協助學員完成實踐計畫。(每位學員有1位導師)
提問:
- 為什麼會有這個培力計畫的產生?
- 觀察到在教育現場,舊有師培體系培養出來的教師,到實驗教育的教學現場容易陣亡,實驗教育領域也不容易找到老師。於是開始思索是否用另一種培力方式進行實驗教育人才的培育。
- 跟傳統師培的不同,在新的自主學習典範下,師生關係與傳統不同(群學共振),帶領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師本人要有組課的生命經驗,學習自組織、自訂規則(自我治理)。經由實務浸潤了解實驗教育的樣貌。利用成果發表的機會練習如何對有系統的溝通表達。到教學現場時陣亡率大為降低。
- 培訓後如果這些學員沒有在教育領域工作,是否是一種資源流失?
- <答>所學都會有所俾益。不在教育界服務?只要在台灣的其他行業,例如:高風險學生、中途學生、中離學生……也需要有老師提供自主學習樣貌。無論這些學員在哪裡,都是台灣教育整體發展是淺層資源。
- 完成培力後,有其他的支持系統繼續培力嗎?
- 結業後需要有以社群為依托的社群連結,海星培力、人脈網絡平台化、島島阿學
- 把組課共學當做生活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
小組聚會重點、工具與流程
- 一、目標:完成主題分享報告準備
- 40分鐘口頭報告(含簡報)
- 20分鐘Q&A
- 二、重點:每位參與者都有工作
- 三、工具:
- 線上共筆:etherpad
- 試講簡報:jit si meet
- 微信 或 line
- 三、第七組經驗分享:
- 確認三次聚會時間:主題分享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在課後安排3~4次的討論。每個人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參加討論,但至少第一次要全體參加,並確認各自分工,及後續會議需要完成的進度。以第七組為例,
- 第一次線上會議,請大家丟出各自想分享和想討論的子題,並依討論結果做任務分配。
- 第二次請第一、第二段報告負責人提供PPT、進行簡報試講,並討論之。
- 第三次整合前二次討論並完成報告。
- 會後統合共簡報成一個檔案,發表時由實體參課同學,利用jit si meet協助簡報分享。
- 確認線上會議、線上共筆……等工具
- 第一次聚會時,丁丁本來提議用HackMD,發現大陸同學需要翻牆才能使用,所以後來還是選用石墨檔。
- 第二次聚會時,改用etherpad,二岸同學皆可使用。
- 提醒:
- 每個人的網路條件不同,影響會議進行的流暢度。
- 一開始挑選簡報背景時要慎重,降低後續簡報整合的難度。如果之後不喜歡簡報模版的風格,想替換模版,會增加許多工作量。
- 報告時間為40分鐘左右,故準備時需提醒報告人準確安排各段落的發表時間,避免壓縮後面提問的時間。
- 確認三次聚會時間:主題分享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在課後安排3~4次的討論。每個人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參加討論,但至少第一次要全體參加,並確認各自分工,及後續會議需要完成的進度。以第七組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