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如何讓「個體我」與「群我」互為主體
成員與分工:
一、成員
- 朱美蓉
- 趙扁納
- 吳霞
- 陳萸
- 傅心怡
- 周樂生
二、分工表
人名 | 簡報內容準備與分享 | 其他工作 |
---|---|---|
朱美蓉 | 綜合討論的案例 綜合討論的設計 |
1)全班討論計時 2)好的小團提營造意見 |
趙扁納 | 如何分辨自私與做自己 全班討論 |
1)主持討論 2)簡報模板與整理 3)準備人跟群體的平衡 |
吳霞 | 個體我/群體我太大的現象 理想的平衡 四個象限的模型 |
整體報告輪廓 |
陳萸 | 人的界線劃分清楚 民主機制 學生法庭機制 |
1)待補充 2)報告當天現場協助 |
傅心怡 | 如何促進個人修養與團體氣氛 建立互為主體的文化 |
會議紀錄 |
周樂生 | 可能協助個體我的技術 |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一)出席表:
姓名 | 04.01 21:30 | 04.05 21:30 | 04.08 21:30 | 04.11 21:30 |
---|---|---|---|---|
朱美蓉 | 到 | 到 | 到 | 到 |
趙扁納 | 到 | 到 | 到 | 到 |
吳霞 | 到 | 到 | 到 | 到 |
朱美蓉 | 到 | 到 | 到 | 到 |
陳萸 | 到 | 到 | 到 | 到 |
傅心怡 | 到 | 到 | 到 | 到 |
周樂生 | 到 | 到 | 到 | 到 |
(二)討論日程:
- 04.01
- 大家丟出現象,對題目做清楚的定義
- 將現象整理成幾個小子題,分工回家做功課
- 04.05
- 根據回家做功課提出新的想法與案例。
- 再根據案例討論做收斂,回家各自就子題與案例再做選擇。
- 確定簡報模板
- 04.08
- 確認要討論的子題,那些子題要合併,決定那些子題要報告,報告人與報告順序,回家準備。
- 回家準備綜合討論的案例。
- 04.11
- 簡報排練,組員給意見補充,最後調整。
- 決定綜合討論來不及放案例。
四、產出列表:
項目 | 網址 |
---|---|
簡報 | 个体我与群我 |
wiki頁 | 个体我与群我 |
五、簡報順序:
- 15分鐘:個體我/群體我太大的現象,理想的平衡狀態為何,如何達成?
- 15分鐘:如何培養個人修養與團體氣氛,促進互為主體的文化
- 15分鐘:一些可以協助個體我的技術
- 15分鐘:全班討論
04.12主題分享段落,全班討論:
Q:「群我」的內涵是什麼?
A:
- 有些有”群”,但不一定有群我有愛、有團體向心力、有共同信仰 。例如:政黨、團購網。
- 群我”要有很多人都共同重視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被尊重、被愛這個意義和價值是半客觀、半主觀(羈絆),ex家庭
- 以我們這堂課主題分享的討論群組來說,群體討論一開始沒有群我的,一開始只是因為有共同任務。如果討論過程 有人先主動願意分享、撥出時間 ,慢慢地就我有群我出現。像我們這個社群討論,這學習是在千難萬難中存活下來的,要把這件事在生活中優先順序排到前五名,才能做得到,重要的是討論的過程中的情感流動,如,誰決定哪一天要聚會?等等…所以培養感情就很重要的。討論過程中發生爭執 提出意見,都是很好的事。都是很重要的學習。
- 群我不分正邪,例如:德國納粹。納粹結束時,有多少人自殺?….
- 有反對意見提出,群我不一定有愛,只要是利益的結會即可。丁丁認為利益共同體/群我遇到困難就各自飛。群我不會。群我除了顧自己也會顧別人。如果群體當中,自始至終沒有群我 會瓦解了解尊重接納(有衝突的接納)欣賞 關懷 (不一定是愛)
Q:群體的困難,個體將自己應負責的責任外部化,用來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降低自己的學習強度。
A:立約承責很重要,每個成員要承擔該負的責任,不然會剝削團體中的成員,後果就是把責任外部化,大家會痛不欲生外部化
Q:或者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壓迫,難道不是用權威的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個體我太大了嗎?
A:如果該的群體接受同意就可以
A:如果程序是民主的,那麼少數人的意見得到認同是沒有問題的婦為?如果科層沒有固定的話那就先收集需求然後進到計畫階段。
Q:有關教育法庭問題:當責人外包時,原本該負責任的人怎辦?
A:
- 沒法回答,只是提供方法而已。
- 試著釐清事情的脈絡,用邏輯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