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

出自跨校選修
於 2021年12月20日 (一) 15:43 由 曲汝川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曲嶿嶿的戰爭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曲嶿嶿的戰爭

  1. 前伊斯蘭時期的阿拉伯
  2. 六日戰爭
  3. 1967年6月5日–6月10日(你沒有眼瞎,只有六天!)
  4. 導火線:北爛地戈蘭高地的敘軍向以色列定居點開火(你沒有眼瞎,就是這麼北爛!)
  5. 參戰方:以色列 V.S 埃及 敘利亞 約旦 伊拉克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你沒有眼瞎,就是這麼多人對上以色列!)
  6. 贏方:可可可可是以色列贏了!(是的,你沒有眼瞎)
  7. 可怕的事件:埃及總統納瑟為了不要讓埃及的民眾知道埃及打敗仗了,所以就把逃回來的埃及敗兵殺掉了!(你沒有眼瞎,就是這麼殘忍!)
  8. 兵力
  • 以以以以以色色
  • 250,000人
  • 1,000輛坦克
  • 1,500輛武裝車輛
  • 290架飛機
  • 哀哀哀哀哀傷及
  • 328,000人
  • 2,300輛坦克
  • 1,800輛武裝車輛
  • 951架飛機

<!DOCTYPE html> 六日戰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六日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第三次中東戰爭
Soldiers Western Wall 1967.jpg
進入耶路撒冷舊城區,站在哭牆旁的以色列士兵(西牆的傘兵
日期1967年6月5日–6月10日
地點
結果 以軍獲勝
領土變更 以色列從埃及奪取加薩走廊西奈半島;從約旦奪取約旦河西岸地區(包括東耶路撒冷);從敘利亞奪取戈蘭高地
參戰方
 以色列  埃及
敘利亞 敘利亞
 約旦
伊拉克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指揮官與領導者
以色列 列維·艾希科爾
以色列 摩西·戴陽
Flag of United Arab Republic.svg 納瑟
敘利亞 阿塞德
Flag of Jordan.svg 海珊·本·塔拉勒
伊拉克 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
兵力
250,000人
1,000輛坦克
1,500輛武裝車輛
290架飛機
328,000人
2,300輛坦克
1,800輛武裝車輛
951架飛機
傷亡與損失
680人陣亡
2,600人受傷
15人失蹤及被俘
400輛坦克損毀
46架飛機遭擊落
4,300人陣亡
6,100人受傷
7,500人失蹤及被俘
960輛坦克損毀或被俘
440架飛機遭擊落

六日戰爭,又稱第三次以阿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方面稱六月戰爭,亦稱六·五戰爭六天戰爭,發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發制人」戰爭的一個典範。它發生在以色列國和毗鄰的埃及敘利亞約旦阿拉伯國家之間。戰爭從6月5日開始,共進行了六天,結果埃及約旦敘利亞聯軍被以色列徹底打敗,是20世紀軍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結局的戰爭之一。

背景[編輯]

以色列自1948年復國以來,就一直被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所抵制。阿拉伯人認為以色列復國占據了他們的家園。在以色列的西南部有敵對的埃及,東部有控制著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約旦國,北部有同樣敵對的敘利亞。具體地來講,埃及控制的西奈半島加薩走廊對以色列的威脅最大;在東邊,被趕出家園的巴勒斯坦人大部分聚居在約旦河西岸,不斷和以色列發生低度衝突;在以色列東北部,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附近,也不斷與以色列相互炮擊。

更加複雜的是,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也捲入這場衝突,以色列有大批北約成員國提供的武器裝備,而蘇聯則向埃及、約旦和敘利亞提供蘇制飛機戰車大炮等武器裝備。當時埃及總統納瑟在蘇聯支持下,聯合約旦和敘利亞,準備和以色列決一死戰,把整個以色列國全部摧毀。以阿兩方的敵對情緒很濃烈。

戰事過程[編輯]

導火線[編輯]

1967年4月7日,戈蘭高地的敘軍向以色列定居點開火,由此爆發衝突,敘利亞的六架米格戰機被以色列國防軍擊落,敘利亞馬上向埃及呼籲參戰,埃及立即動員十萬大軍和一千輛坦克,開進西奈半島的埃以邊界地區。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裝力量總司令要求聯合國撤出在埃以邊境的觀察所駐紮的所有部隊,隨即埃軍前往並占領一部分聯合國觀察所。

1967年5月18日,埃及外交部長通告所有聯合國部隊派遣國:聯合國部隊必須立即離開埃及和加薩走廊。

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鎖西奈半島堤藍海峽

1967年5月30日,約旦和埃及簽署了五年共同防禦條約,至此埃約聯軍有機會在半小時內將以色列一分為二,戰爭眼看就要全面爆發。

空戰[編輯]

以色列西側臨地中海,其餘的南北和東面被敵國包圍。就在敵人調兵遣將之際,以色列軍隊決定先發制人,1967年6月5日在留下十二架戰機擔任本土防空任務後,以色列空軍其他戰機全部動員起來準備投入到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的襲擊當中。

以色列時間清晨7點10分,第一波183架戰機分批升空,分別撲向埃及十個機場。埃及的時間比以色列晚一個小時,而埃及正常的早班時間是上午9點。所以以色列戰機起飛的時候,埃及空軍的官兵們正忙著進行夜班與早班的交接工作。巡邏機返航加油,雷達室忙著填寫值班記錄,其他多數下夜班和準備上早班的官兵到餐廳吃早餐。

以色列時間8點45分、埃及時間7點45分,超低空飛行,依託地形做掩護的以色列戰機突然出現在埃及空軍基地的上空,伴隨著朝陽的逆光,讓埃及人看不清形勢,以色列空軍對跑道雷達及戰機突然實行了大規模空襲。在一批以色列戰機離去後,埃及空軍地勤官兵衝出掩體,搶修跑道,但不到十分鐘後第二批以色列飛機又鬼魅般的殺到,地勤人員來不及躲藏,在開闊的機場上被以色列飛機的機關炮掃射,以及第一次留下來的延時炮彈陸續爆炸,造成大量傷亡。

就這樣在第一波空襲結束後,以色列摧毀埃及飛機197架,其中189架在停機坪上被炸燬。六個埃及機場破壞得不能使用、十六個雷達站遭破壞而失去作用。以色列飛機在返航途中又順道摧毀了埃及的一批地對空導彈。以色列空襲開始後,埃及有十二架米格-21和八架米格-19飛機升空作戰,結果八架在空戰中被擊落,其餘更因北方機場遭破壞無法著陸而墜毀。

以色列第二攻擊波於9時34分出擊,共出動164架次,其中115架次繼續襲擊埃及空軍基地,又擊毀埃機107架,十三架次襲擊埃及的雷達站,其餘的執行巡邏和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第二攻擊波的以機轟炸了埃及十四個空軍基地,其中六個是第一次未去攻擊的埃及飛機轉場著陸的機場。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埃及空軍幾近覆滅。

在以色列空襲埃及時,約旦敘利亞的戰機相繼起飛,對以色列機場發動襲擊,以支援埃及。但因事先完全沒有準備,且戰爭意志游移不決,空襲規模很小,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而以色列在摧毀埃及空軍後,揮師約旦,約旦空軍瞬間消失。第二天以空軍又撲向大馬士革達米爾等空軍基地,消滅了近一半的敘利亞飛機。

至此三個阿拉伯國家的空軍完全癱瘓,以色列徹底掌握了制空權,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陸戰[編輯]

西奈半島[編輯]

西奈半島戰役示意圖

在實施空襲後的半小時,以色列地面部隊五個師以坦克裝甲車為前導,自加薩、阿里什阿布奧格拉,向西奈半島大舉進攻。當時埃軍在西奈半島有五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師,共約十二萬人,分別據守在各個戰略要點上。以軍在空軍的掩護下,占領了加薩地帶,進入了西奈半島的阿里什、阿布奧格拉等地。接著,以軍兵分三路,向蘇伊士運河地區進攻:

雖然埃軍頑強抵抗,發動了兩次反攻,但終因沒有空軍支援而失敗。

7日北路以軍攻抵坎塔臘附近、中路以軍越過比爾吉夫賈法、南路以軍進抵吉迪山米特拉山口,堵住了埃軍退路。於是埃軍不得不封鎖蘇伊士運河。到6月8日以軍全殲了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五個師,一直挺進到蘇伊士運河東岸。當日埃、以雙方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僅僅三天時間西奈半島就全部落入以軍之手。

約旦河西岸[編輯]

約旦河西岸戰役示意圖

約旦最初不願意參戰,但埃及提供的虛假勝利讓約旦動心,宣布參戰,約旦軍隊向耶路撒冷新城發起炮擊。

戰爭之初,約旦部隊包括11個旅共約55,000人,配備了大約300輛現代西方坦克。其中的9個旅(45,000人、270輛坦克和200門大炮)被部署到約旦河西岸,包括精銳裝甲第40旅。約旦的阿拉伯軍團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當時約旦皇家空軍的實力十分弱小,他們僅有24架英國霍克獵人式戰鬥機,該戰鬥機的基本性能與以色列空軍幻影戰鬥機相同[1]

為了對付約旦軍隊,以色列部署了大約40,000人的部隊(8個旅)和200輛坦克[2]。以色列中央司令部部隊包括5個旅、其中兩個部署靠近在耶路撒冷,這兩個旅被稱為耶路撒冷旅和機械化哈雷爾旅,第55傘兵旅也從西奈前線被召喚到西岸。

6月5日下午以色列空軍利用空襲摧毀了約旦皇家空軍。到當天晚上耶路撒冷步兵旅南移到耶路撒冷,而機械化哈雷爾旅和傘兵旅從城市北部包抄過來。在發動對約旦的地面進攻時,以色列攻打的戰役目標是先奪取耶路撒冷舊城南北的制高點,然後奪取舊城。與埃及陸軍的命運相同,沒有空中掩護的約旦守衛部隊和增援部隊,就像靶子一樣任由以色列戰機屠戮。幾個小時之內,約旦的全部有線通訊線路都遭破壞。約旦河西岸的約軍司令部遭到以色列飛機的狂轟濫炸後被迫撤到東岸。當日深夜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城西高地上的探照燈把約軍的陣地照得如同白晝,以色列炮兵輕鬆地摧毀了約軍陣地。6日凌晨以軍突入城區,7日上午以色列軍隊對已是空城的耶路撒冷發起了總攻,上午10時就推進到了猶太教中著名的哭牆腳下。

以色列攻打耶路撒冷時,也同步展開了對約旦河西岸北部地區的進攻。5日下午以色列越過停火線,6日凌晨占領傑寧。6日夜晚占領納布盧斯。7日約旦和以色列雙方接受了聯合國緊急發出的停火決議,而此時以色列已經奪取了約旦河西岸歸約旦管轄的全部地區。

戈蘭高地[編輯]

戈蘭高地戰役示意圖

在6月7日及6月8日分別與約旦和埃及實現停火後,以色列的視線轉向了東面的敘利亞戈蘭高地。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邊境內的一條狹長山地,長達60多公里,中部最寬處約20多公里。戈蘭高地上公路縱橫,交通便利。庫奈特拉城是高地的首府也是高地上的戰略要地,從這裡有一條公路直通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接壤,高地居高臨下,海拔600到1000公尺。而戈蘭高地上駐守的敘軍炮兵陣地,被以色列視為肉中刺,必除之而後快。所以,雖然以色列和敘利亞都已經宣布接受聯合國的立即停火決議,但以色列仍於6月9日中午對敘利亞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敘利亞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激戰到夜晚,以色列占領了卡拉、扎烏拉和巴尼亞斯3個城鎮。6月10日,敘利亞一方面在聯合國控訴以色列違反停火決議,另一方面命令仍在戈蘭高地抵抗的軍隊迅速回撤以保衛大馬士革,使以色列輕鬆控制了戈蘭高地的大部分地區,當天下午6點30分以色列再次宣布停火。

結果及影響[編輯]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軍雖然傷亡近千人,3個阿拉伯國家傷亡卻有近20,000人。以軍損失戰機46架,卻擊毀了對方400多架飛機,以色列占領了埃及控制的加薩地帶西奈半島,約旦控制的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6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數十萬阿拉伯平民逃離家園淪為難民,成為中東局勢仍不可收拾的根源,至今以色列成功控制巴勒斯坦全境。

4個月後即1967年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六天戰爭後占領的它國領土,也要求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的獨立與安全。這個決議是解決以阿衝突的綱領和藍圖,但是巴勒斯坦人繼續在西岸和加薩地帶組織和訓練反以活動,雖然以色列於1982年把西奈半島歸還埃及,換取埃及承認以色列,但以色列拒絕撤出西岸並擴大猶太殖民區,以巴雙方形成多年僵局,但隨著伊朗的崛起,阿拉伯國家逐漸在實際上默認以色列的存在。

1967年的六日戰爭是中東戰爭中最具歷史意義的轉折點之一。此戰對阿拉伯國家造成重大打擊,更直接影響埃及總統納瑟的心理及健康情況。其繼任總統沙達特在回憶錄表示納瑟在此役中「他最寶貴的資產——自尊,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傷害。只不過在幾天前,全世界都緊張在等待著他在記者會上所說的每一句話。現在人民到處在嘲笑他,把他當作了一個笑柄。六月五日的事件,給他一個致命的打擊。那些事件簡直可以致他於死地。瞭解他的人體會到:他並非在1970年9月28日死去,而是在1967年6月5日,在戰爭爆發後一個小時,他就已經死去了。」,並指出「這就是那時候甚至在後來漫長一段時間——他的樣子簡直變成一具活殭屍的原因。雖然他仍能活動、行走、傾聽、和說話,可是他臉上和手上,顯然已現出了死亡的蒼白」。

戰爭罪行[編輯]

納瑟不想讓埃及民眾第一時間了解到埃軍戰爭慘敗狀況,於是下令待命部隊秘密處決了數百名逃回蘇伊士運河西岸的埃及潰兵[3],同時也有以埃雙方的資料稱以軍槍殺埃及戰俘[4][5][6][7][8][9][10]

船艦被困[編輯]

附錄[編輯]

  1. ^ Pollack, "Arabs at War", p. 293-294
  2. ^ Pollack, "Arabs at War", p. 294
  3. ^ Churchill & Churchill 1967, p. 179.
  4. ^ Bron, Gabby 'Egyptian POWs Ordered to Dig Graves, Then Shot By Israeli Arm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2-19., Yedioth Ahronoth, August 17, 1995.
  5. ^ Bar-Zohar, Michael 'The Reactions of Journalists to the Army's Murders of POWs', Maariv, August 17, 1995.
  6. ^ Prior 1999, pp. 209–210; Bar-On, Morris and Golani 2002; Fisher, Ronal 'Mass Murder in the 1956 War', Ma'ariv, August 8, 1995.
  7. ^ Laub, Karin 'Historians: Israeli troops killed many Egyptian POWs', Associated Press, August 16, 1995. Retrieved from the Wayback Machine. October 14, 2005.
  8. ^ "Israel Reportedly Killed POWs", August 17, 1995
  9. ^ Segev, T., 2007, p. 374
  10. ^ Ibrahim, Youssef. Egypt Says Israelis Killed P.O.W.'s in '67 War.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21, 1995 [2014-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6). 

參考[編輯]

  • Aloni, Shlomo (2001). Arab-Israeli Air Wars 1947-1982. Osprey Aviation. ISBN 978-1-84176-294-4
  • Bar-On, Mordechai, Morris, Benny and Golani, Motti (2002). Reassessing Israel's Road to Sinai/Suez, 1956: A "Trialogue". In Gary A. Olson (Ed.). Traditions and Transitions in Israel Studies: Books on Israel, Volume VI (pp. 3–42). SUNY Press. ISBN 978-0-7914-5585-2
  • Bar-On, Mordechai, Never-Ending Conflict: Israeli Military History, ISBN 978-0-275-98158-7
  • Bard, Mitchell G. (2002).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Middle East Conflict. Alpha books. ISBN 978-0-02-864410-3
  • Black, Ian (1992). Israel's Secret Wars: A History of Israel's Intelligence Services. Grove Press. ISBN 978-0-8021-3286-4
  • Boczek, Boleslaw Adam (2005). International Law: A Dictionary. Scarecrow Press. ISBN 978-0-8108-5078-1
  • Bowen, Jeremy (2003). Six Days: How the 1967 War Shaped the Middle East. London: Simon & Schuster. ISBN 978-0-7432-3095-7
  • Bregman, Ahron (2002). Israel's Wars: A History Since 1947.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28716-6
  • Christie, Hazel (1999). Law of the Sea.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190-4382-6
  • Cristol, A Jay (2002). Liberty Incident: The 1967 Israeli Attack on the U.S. Navy Spy Ship. Brassey's. ISBN 978-1-57488-536-1
  • Eban, Abba (1977). Abba Eban: An Autobiography. Random House. ISBN 978-0-394-49302-2
  • Ehteshami, Anoushiravan and Hinnebusch, Raymond A. (1997). Syria & Iran: Middle Powers in a Penetrated Regional System.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15675-2
  • Gat, Moshe (2003). Britain and the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1964-1967: The Coming of the Six-Day War. Praeger/Greenwood. ISBN 978-0-275-97514-2
  • Gelpi, Christopher (2002). Power of Legitimacy: Assessing the Role of Norms in Crisis Bargaining.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9248-5
  • Hammel, Eric. Sinai air strike:June 5 1967. Military Heritage. October 2002, 4 (2): 68–73. 
  • Hammel, Eric (1992). Six Days in June: How Israel Won the 1967 Arab-Israeli War. Simon & Schuster. ISBN 978-0-7434-7535-8
  • Herzog, Chaim (1982). The Arab-Israeli Wars; Arms & Armour Press.
  • Hussein of Jordan (1969). My "War" with Israel. London: Peter Owen. ISBN 978-0-7206-0310-1
  • Hopwood, Derek (1991). Egypt: Politics an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09432-0
  • Katz, Samuel M. (1991) Israel's Air Force; The Power Series. Motorbooks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 Wholesalers, Osceola, WI.
  • Koboril, Iwao and Glantz, Michael H. (1998). Central Eurasian Water Crisi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92-808-0925-1
  • Makiya, Kanan (1998). Republic of Fear: The Politics of Modern Iraq.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21439-2
  • Morris, Benny (1997). Israel's Border Wars, 1949-195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829262-3
  • Morris, Benny (2001) Righteous Victim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978-0-679-74475-7
  • Mutawi, Samir (2002). Jordan in the 1967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52858-0
  • Oren, Michael (2002). Six Days of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5174-9
  • Phythian, Mark (2001). The Politics of British Arms Sales Since 1964.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7190-5907-0
  • Podeh, Elie. The Lie That Won't Die: Collusion, 1967. Middle East Quarterly. Winter 2004, 11 (1) [2008-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2). 
  • Pollack, Kenneth (2004). Arabs at War: Military Effectiveness, 1948-1991.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ISBN 978-0-8032-8783-9
  • Pollack, Kenneth (2005). Air Power in the Six-Day War.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28(3), 471-503.
  • Prior, Michael (1999). Zionism and the State of Israel: A Moral Inquir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415-20462-0
  • Quigley, John B. (2005). Case for Palestine: An International Law Perspectiv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223-3539-9
  • Quigley, John B. (1990). Palestine and Israel: A Challenge to Justi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223-1023-5
  • Rabil, Robert G. (2003). Embattled Neighbors: Syria, Israel, and Leban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SBN 978-1-58826-149-6
  • Rezun, Miron (1990). Iran and Afghanistan. In A. Kapur (Ed.). Diplomatic Ideas and Practices of Asian States (pp. 9–25).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ISBN 978-90-04-09289-1
  • Rikhye, Indar Jit (1980). The Sinai Blunder.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0-7146-3136-3
  • Rubenberg, Cheryl A. (1989). Israel and the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ISBN 978-0-252-06074-8
  • Seale, Patrick (1988). Asad: The Struggle for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978-0-520-06976-3
  • Segev, Tom. Israel in 1967. Keter. 2005. ISBN 978-965-07-1370-6. 
  • Sela, Avraham (1997). The Decline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Middle East Politics and the Quest for Regional Order. SUNY Press. ISBN 978-0-7914-3537-3
  • Shlaim, Avi. The Iron Wall: Israel and the Arab World.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ISBN 978-0-393-32112-8. 
  • Smith, Grant (2006). Deadly Dogma. Institute for Research: Middle Eastern Policy. ISBN 978-0-9764437-4-2
  • Stephens, Robert H. (1971). Nasser: A Political Biography. London: Allen Lane/The Penguin Press. ISBN 978-0-7139-0181-8
  • Stone, David (2004). Wars of the Cold War. Brassey's. ISBN 978-1-85753-342-2
  • van Creveld, Martin (2004). Defending Israel: A Controversial Plan Toward Peace. Thomas Dunne Books. ISBN 978-0-312-32866-5

外部連結[編輯]

導覽選單

藍寶堅尼的戰爭

  1. 希臘羅馬

Achaean War

  • 146 BC
  • 羅馬佔領希臘
  • 羅馬剛佔領完馬其頓現在兵力全開mwahahahahahahahaahahahhahahahahhahahahhahaha
  • (Nut)Sack of Corinth戰爭後羅馬人把男生殺殺殺,把女生和小孩變成奴隸(很可怕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呢))

我知道你的眼睛飄去哪裡了,變態

殘骸

揚至允的戰爭

  1. 殖民前非洲 現正努力中 加油!

少爺的戰爭

-維京人戰爭-阿什當之戰-

在阿什頓之戰,是西撒克遜戰勝一個丹麥海盜軍隊關於1月8日871阿什頓的位置是未知的,但可能是Kingstanding山在伯克希爾。其他作家將戰斗地點在 Starveall 附近,距離奧爾德沃思村以北和洛伯里山東南部不遠。

西撒克遜人由埃塞爾雷德國王和他的弟弟,未來的阿爾弗雷德大帝領導,而維京人的指揮官是巴塞克和哈夫丹。這場戰斗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和阿瑟的阿爾弗雷德國王生平中有描述。

到 870 年,維京人已經征服了四個盎格魯-撒克遜王國中的兩個,即諾桑比亞和東盎格利亞。870 年末,他們試圖征服威塞克斯,並於 12 月 28 日左右從東安格利亞進軍雷丁。抵達三天后,他們派出了一支龐大的覓食小隊,在恩格爾菲爾德戰役中被伯克郡的阿爾多曼( Ealdorman of Berkshire)埃瑟爾武夫( Æthelwulf)指揮的一支當地徵兵部隊擊敗,但僅僅四天后,埃塞爾雷德( Æthelred)指揮的西撒克遜主力軍就被擊敗了阿爾弗雷德在雷丁戰役中被擊敗.

四天后,大約在 1 月 8 日,軍隊再次在阿什當作戰。維京人首先到達戰場並沿山脊頂部部署,使他們佔據優勢。他們將軍隊分成兩支隊伍,一支由他們的國王巴塞克和哈夫丹領導,另一支由他們的伯爵領導。當西撒克遜人從他們的偵察員那裡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們決定複製這個陣型,讓埃塞爾雷德面對國王,阿爾弗雷德面對伯爵。國王然後退到他的帳篷聽彌撒,而阿爾弗雷德則率領他的部隊前往戰場。雙方將兵力形成盾牆. Æthelred 不會中斷他的奉獻,阿爾弗雷德冒著被整個丹麥軍隊包抄和壓倒的風險。他決定進攻並帶領他的人衝鋒在山上。然後圍繞一棵小刺樹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後西撒克遜人取得了勝利。儘管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和阿瑟都強調了阿爾弗雷德在勝利中的作用,但在理查德·阿貝爾看來是 Æthelred 在他加入戰鬥時的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他可能一直打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擊敗維京人。他們損失慘重,包括巴塞克國王和五位伯爵、老希德洛克、小希德洛克、奧斯本、弗萊娜和哈羅德。西撒克遜人追趕逃跑的維京人直到夜幕降臨,將他們擊倒。然而,勝利被證明短命的,因為它是後面兩場敗仗,在基礎和Meretun。同年 4 月 15 日復活節後不久,埃塞爾雷德去世,阿爾弗雷德繼位。

阿什頓之戰可以追溯到因為主教Heahmund的舍伯恩在Meretun戰役死了,眾所周知,他於22月去世871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錄了立足之戰是兩個月前,它可追溯至1 月 22 日,比 1 月 8 日早 14 天的阿什當,1 月 4 日提前四天的雷丁,870 年 12 月 31 日再提前四天的恩格爾菲爾德,以及比 12 月 28 日提前三天到達雷丁的維京人。但是,由於 Meretun 和 Basing 之間的兩個月間隔可能並不准確,因此較早的日期是近似的。

導覽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