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公共化」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建立內容為「分類:小額募款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d/自主學習公共化推動連線示意圖.svg' wid…」的新頁面) |
|||
行 3: | 行 3: | ||
:合作的老兵:黃志順,丁志仁,周樂生,林壯穎,周鄭州,劉士弘,謝國清,江宜汾 | :合作的老兵:黃志順,丁志仁,周樂生,林壯穎,周鄭州,劉士弘,謝國清,江宜汾 | ||
:合作的年輕人:林怡廷,沈潔伃,李頎,林芸伍,蔡宗霖,范智鈞,林辰潔,閉恩濡,游士賢,魯維倫 | :合作的年輕人:林怡廷,沈潔伃,李頎,林芸伍,蔡宗霖,范智鈞,林辰潔,閉恩濡,游士賢,魯維倫 | ||
+ | <details><summary>如何改進</summary> | ||
+ | ====(一)教育品質指標研究==== | ||
+ | 將「教教科書 / 會考與學測成績」的教育品質指標換成「適性、揚財、終身學習、學習機會均等」 | ||
+ | # 民間自力發展出首輪路徑圖 => 拉贊助 | ||
+ | # 形成勢力: | ||
+ | #*在民間找出倡議社群 | ||
+ | #*在委員之間形成共識 | ||
+ | #*找立委合作並許以業績 | ||
+ | #*以溝通消除潛在的阻力 | ||
+ | # 找部長報告與找國教院長合作 => 兩黨智庫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同謀 => 得到與主計總處高層和國發會高層溝通的機會(目的是讓他們在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的代表不講話、不反對) | ||
+ | # 對四大系統進行諮詢,形成正式的政策結論(要讓他們覺得「進行重分配」時會拿到更多) | ||
+ | #*家長 | ||
+ | #*體制學校教師 | ||
+ | #*校長 基層教育行政 leader(最不敢發聲,但掌握最多基層資源) | ||
+ | #*實驗教育部分 | ||
+ | # 放入「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教育經費基準設算公式,指導「教育部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諸補助要點 |
於 2025年4月4日 (五) 08:23 的修訂
- 合作的老兵:黃志順,丁志仁,周樂生,林壯穎,周鄭州,劉士弘,謝國清,江宜汾
- 合作的年輕人:林怡廷,沈潔伃,李頎,林芸伍,蔡宗霖,范智鈞,林辰潔,閉恩濡,游士賢,魯維倫
如何改進
(一)教育品質指標研究
將「教教科書 / 會考與學測成績」的教育品質指標換成「適性、揚財、終身學習、學習機會均等」
- 民間自力發展出首輪路徑圖 => 拉贊助
- 形成勢力:
- 在民間找出倡議社群
- 在委員之間形成共識
- 找立委合作並許以業績
- 以溝通消除潛在的阻力
- 找部長報告與找國教院長合作 => 兩黨智庫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同謀 => 得到與主計總處高層和國發會高層溝通的機會(目的是讓他們在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的代表不講話、不反對)
- 對四大系統進行諮詢,形成正式的政策結論(要讓他們覺得「進行重分配」時會拿到更多)
- 家長
- 體制學校教師
- 校長 基層教育行政 leader(最不敢發聲,但掌握最多基層資源)
- 實驗教育部分
- 放入「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教育經費基準設算公式,指導「教育部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諸補助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