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網韌性/為什麼有這個單元」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建立內容為「==習近平很認真在準備攻占台灣== 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幾點: #儲備戰力:重點放在海軍、海上船艦與空中優勢 #由訓轉演、由…」的新頁面) |
|||
行 1: | 行 1: | ||
==習近平很認真在準備攻占台灣== | ==習近平很認真在準備攻占台灣== | ||
− | +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統一台灣」視為其歷史使命的一部分,並持續推動解放軍的現代化,以確保在未來可能的軍事衝突中具備足夠的勝算。其主要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點: | |
− | # | + | # <b>儲備戰力</b>:重點強化海軍艦隊與空中優勢,以建立奪取台灣的戰略能力。 |
− | #由訓轉演、由演轉戰 | + | ##比如說擴增航空母艦(山東號、福建號),擴充空軍(殲-20、轟-6K),甚至是兩棲登陸艦與海纜割除船 |
− | # | + | ##<table><tr><td>特殊登陸船</td><td>割海纜專利</td></tr><tr><td><img src="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17/realtime/31669794.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width="40%"></td><td><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E8%B7%A8%E6%A0%A1%E9%81%B8%E4%BF%AE/207-209/cutBoat.jpg" width="40%"></td></tr></table> |
− | ##直攻台灣 | + | # <b>由訓轉演、由演轉戰</b> |
− | ##包圍/隔絕/封鎖台灣 | + | ## 解放軍持續在台海周邊進行「聯合利劍」軍演,模擬對台封鎖與攻擊。<img src="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241014/2000x2000_wmkn_0462800858262_0.jpg" style="float:right" width="30%"> |
+ | ## 強化聯合作戰體系,使海、陸、空、火箭軍協同作戰的能力更為流暢。 | ||
+ | ## 發展「軍民融合」,動員沿海漁船、民間貨輪參與運補與登陸作戰。 | ||
+ | # <b>作戰方案</b>: | ||
+ | ## <b>直攻台灣</b>:以快速斬首戰術攻擊台北,試圖癱瘓政府運作並迫使台灣快速投降。 | ||
+ | ## <b>包圍/隔絕/封鎖台灣</b>:透過飛彈與海上封鎖,切斷台灣的能源與貿易補給,使台灣陷入經濟與軍事困境。 | ||
==什麼情況下會打== | ==什麼情況下會打== | ||
− | #台灣多數人準備投降或跑路< | + | 解放軍是否發動攻擊,取決於勝算評估與政治環境。以下幾種情境極可能促使中國動武: |
− | #台灣被滲透得很徹底< | + | # <b>台灣多數人準備投降或跑路</b> ⇒ 一定打 |
− | #勝算很大:拒止美國/擊敗日本/打下台灣< | + | #* 若台灣內部社會動盪,或民眾對戰爭缺乏抵抗意志,解放軍將視之為絕佳時機。 |
+ | # <b>台灣被滲透得很徹底</b> ⇒ 一定打 | ||
+ | #* 若中國透過滲透手段掌控台灣內部關鍵基礎設施(如電網、網路、媒體)或影響決策圈,甚至是多數人民願意給中國資訊,則可能快速發動攻擊。 | ||
+ | # <b>勝算很大:拒止美國/擊敗日本/打下台灣</b> ⇒ 一定打 | ||
+ | #* 若解放軍評估美軍與日本自衛隊的干預能力受限(如美國內部政治不穩),則可能迅速行動。 | ||
==甚麼情況下不會打== | ==甚麼情況下不會打== | ||
− | # | + | 若中國評估發動戰爭的風險與成本過高,則可能延遲或放棄軍事行動。以下情境可能降低戰爭風險: |
− | # | + | # <b>台灣人展現堅定抵抗意志</b> ⇒ 比較不會打 |
− | # | + | #* 若台灣政府已經做好長期抗戰準備,例如將行政機關轉移至花蓮,並獲得美軍支援,則中國可能會顧忌戰爭拖延。 |
+ | # <b>台灣的生活機能難以摧毀</b> ⇒ 比較不會打 | ||
+ | #* 若台灣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機能,即便遭遇初期攻擊仍能迅速修復電網、供應鏈,則中國將難以透過「極限施壓」迫使台灣屈服。 | ||
+ | # <b>勝算不大(如台灣有效嚇阻中國)</b> ⇒ 有效嚇阻 | ||
+ | #* 例如台灣若能獲得**巡弋飛彈**等遠程武器,大幅提升反制能力,則中國可能重新評估戰爭風險。 | ||
+ | #* 美國[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699153 Mach Industries]生產巡弋飛彈,每枚約十萬美金,若台灣購買6000枚,總花費約180億台幣,即可對中國沿海基地與艦隊形成強大威懾力。* |
於 2025年3月31日 (一) 15:58 的修訂
習近平很認真在準備攻占台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統一台灣」視為其歷史使命的一部分,並持續推動解放軍的現代化,以確保在未來可能的軍事衝突中具備足夠的勝算。其主要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點:
- 儲備戰力:重點強化海軍艦隊與空中優勢,以建立奪取台灣的戰略能力。
- 比如說擴增航空母艦(山東號、福建號),擴充空軍(殲-20、轟-6K),甚至是兩棲登陸艦與海纜割除船
特殊登陸船 割海纜專利
- 由訓轉演、由演轉戰
- 解放軍持續在台海周邊進行「聯合利劍」軍演,模擬對台封鎖與攻擊。
- 強化聯合作戰體系,使海、陸、空、火箭軍協同作戰的能力更為流暢。
- 發展「軍民融合」,動員沿海漁船、民間貨輪參與運補與登陸作戰。
- 解放軍持續在台海周邊進行「聯合利劍」軍演,模擬對台封鎖與攻擊。
- 作戰方案:
- 直攻台灣:以快速斬首戰術攻擊台北,試圖癱瘓政府運作並迫使台灣快速投降。
- 包圍/隔絕/封鎖台灣:透過飛彈與海上封鎖,切斷台灣的能源與貿易補給,使台灣陷入經濟與軍事困境。
什麼情況下會打
解放軍是否發動攻擊,取決於勝算評估與政治環境。以下幾種情境極可能促使中國動武:
- 台灣多數人準備投降或跑路 ⇒ 一定打
- 若台灣內部社會動盪,或民眾對戰爭缺乏抵抗意志,解放軍將視之為絕佳時機。
- 台灣被滲透得很徹底 ⇒ 一定打
- 若中國透過滲透手段掌控台灣內部關鍵基礎設施(如電網、網路、媒體)或影響決策圈,甚至是多數人民願意給中國資訊,則可能快速發動攻擊。
- 勝算很大:拒止美國/擊敗日本/打下台灣 ⇒ 一定打
- 若解放軍評估美軍與日本自衛隊的干預能力受限(如美國內部政治不穩),則可能迅速行動。
甚麼情況下不會打
若中國評估發動戰爭的風險與成本過高,則可能延遲或放棄軍事行動。以下情境可能降低戰爭風險:
- 台灣人展現堅定抵抗意志 ⇒ 比較不會打
- 若台灣政府已經做好長期抗戰準備,例如將行政機關轉移至花蓮,並獲得美軍支援,則中國可能會顧忌戰爭拖延。
- 台灣的生活機能難以摧毀 ⇒ 比較不會打
- 若台灣能維持基本的生活機能,即便遭遇初期攻擊仍能迅速修復電網、供應鏈,則中國將難以透過「極限施壓」迫使台灣屈服。
- 勝算不大(如台灣有效嚇阻中國) ⇒ 有效嚇阻
- 例如台灣若能獲得**巡弋飛彈**等遠程武器,大幅提升反制能力,則中國可能重新評估戰爭風險。
- 美國Mach Industries生產巡弋飛彈,每枚約十萬美金,若台灣購買6000枚,總花費約180億台幣,即可對中國沿海基地與艦隊形成強大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