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項目與微社群/諸微社群/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92: | 行 92: | ||
本微社群正是基於這三項議題與會議精神而誕生,期待凝聚志同道合的夥伴,持續實踐改革與連結行動。 | 本微社群正是基於這三項議題與會議精神而誕生,期待凝聚志同道合的夥伴,持續實踐改革與連結行動。 | ||
− | 我們的工作方向包括: | + | 我們的工作方向包括:(詳情請見附件簡則) |
− | + | #落實實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為民間發聲、解決現場困境 | |
+ | #設計平價化、自主學習導向的教育實驗,逐步與體制學校形成橋接 | ||
+ | #推進支持型審議制度,並與縣市合作建立更友善的治理模式 | ||
+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並建立陪伴者增能機制 | ||
+ | #建立地區資源地圖與學習平台,促進跨團體、跨縣市的合作與課程共構 | ||
+ | #支援大型行動與基礎調研(如:2026審議人員OST會議、2027自學運動會) | ||
− | + | 我們誠摯邀請貴單位參與微社群,成為共創教育未來的夥伴:(詳情請見附件簡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與方式彈性多元: | 🔸 參與方式彈性多元: | ||
+ | #可共辦讀書會、議題工作坊、專案行動 | ||
+ | #可參與縣市合作、政策建言、陪伴者訓練 | ||
+ | #可分享場地資源、研究資料或自學支援經驗 | ||
− | + | 🔸 原則精神:強調公共性、平價性、自主性與體制橋接的多元實驗<br/> | |
− | + | 🔸 加入條件:認同本社群宗旨,並願意參與實質交流與合作<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們不僅是在開會,更是在實驗、陪伴與落實未來教育的路上同行。<br/> | 我們不僅是在開會,更是在實驗、陪伴與落實未來教育的路上同行。<br/> |
於 2025年6月6日 (五) 13:38 的修訂
「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微社群簡介
- 微社群名稱: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
- 聯絡人:劉士弘
- 性質:跨境社群
- 宗旨:
- 由於AI時代來臨,傳統教育價值沈沒而須要重設定
- 須要實驗教育去發展自主學習
- 須要將自主學習橋接到體制學校
- 一方面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一方面讓人看見教育的公共性價值
- 關切焦點:
- 落實實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 進行小型的平價自主學習教育實驗
- 修法改善審議制度,推進「支持型審議」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 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 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
- 舉辦活動:
- 學習 / 精進性質
- 主題組課
- 議題工作坊
- 讀書會
- 專案成果分享會
- 聲援 / 支持性質
- 案例研討會議
- 連署 / 發表公開聲明
- 通過網站或社群平台,影響公眾的態度
- 聲援 / 聚會追蹤案件進度
- 學習 / 精進性質
- 人數上限:30
- 成員每半年一次表示是否繼續參加
例會準備(通用)
- 會議前-確認時間場地
- 會議前-議題搜集
- 會議前-各議案進度寫進文件
- 會議前-發布會議通知
- 會議前-確認與會人員
- 會議前-確認紀錄設備與格式
- 會議前-確認主席,各議程負責人與記錄者
- 會議後-向各議程負責任確認會議紀錄內容是否有誤
- 會議後-寄發會議記錄至社群夥伴
- 會議後-將會議記錄儲存至社群檔案櫃
當前工作方向
- 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
- 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
- 先實驗教育後體制學校,用補助將自主學習橋接到教育現場
- 設計並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教育實驗
- 合力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支持自主學習
- 與文官討論他們可以接受的補助核結模式
- 改善實驗教育治理,改變實驗教育審議
- 標定科層文官的治理高點,為「國教署署長」。
- 透過教育部實驗教育規範審查 => 形成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公共性(平價化的、可平等取得的);接納多元學習;自定義福祉
- 以「自定義福祉 / 自我負責 / 客觀參照 / 發展歷程」去形塑自主學習的自我評價體系
- 修法改良審議制度,走向「支持型審議」
- 提出修法議程,以戰迫和
- 選定縣市進行合作
- 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
- 建立長連結去擔當八種實驗教育相關角色的 NGO hub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 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 持續重要的基礎調研
- 尋找並維護以下資料:各縣市不錯的審議委員;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礎調查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 與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合作
- 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合作
- 支援大型活動
- 輕鬆做實驗教育自主學習:2026.11 邀請各地審議相關人員來談支援型審議
- 迎接 2027 實驗教育自學曙光
工作細項與規劃
➊ | ➋ | ➌ | ➍ | ➎ | ➏ | ➐ |
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 | 先實驗教育後體制學校,用補助將自主學習橋接到教育現場 | 改善實驗教育治理,改變實驗教育審議 | 選定縣市進行合作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 持續重要的基礎調研 | 支援大型活動 |
1.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 | 1.設計並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教育實驗 2.合力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支持自主學習 3.與文官討論他們可以接受的補助核結模式 | 1.標定科層文官的治理高點,為「國教署署長」。 2.透過教育部實驗教育規範審查 => 形成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公共性(平價化的、可平等取得的);接納多元學習;自定義福祉 3.以「自定義福祉 / 自我負責 / 客觀參照 / 發展歷程」去形塑自主學習的自我評價體系 4.修法改良審議制度,走向「支持型審議」 5.提出修法議程,以戰迫和 | 1.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 2.建立長連結去擔當八種實驗教育相關角色的 NGO hub | 1.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2.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 1.尋找並維護以下資料:各縣市不錯的審議委員;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礎調查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2.與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合作 3.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合作 | 1.輕鬆做實驗教育自主學習:2026.11 邀請各地審議相關人員來談支援型審議 2.迎接 2027 實驗教育自學曙光 |
1.搜集需要協助的個案:協助人文國中小案 2.釐清原委與歷程 3.邀請友軍(法人單位)共同參與,聯名函式教育主管機關 | 1.提供一筆資金,邀請尋路工作室一起針對以下主題研發課程:(1)動手學科學(2)全民國防(3)用大英百品陪伴小孩學世界史 2.透過課程串連雙北實驗教育單位(邀請他們一起跨校選修) 3.成形後在振鐸檔案櫃開設空間,典藏課程並公開共享課程資訊與成果 | 配合縣市選舉時間操作(約2025年秋季開始) | 1.諮詢尋路/鯨落目前採用的方法與進展 2.媒合上述兩單位與微社群「維護自主學習基礎文件」串連,成為文件諮詢對象 | 1.與實驗教育中心開會,請對方分享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本資料 2.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開會,請對方分享各縣市步錯的審議委員 | 1.定期了解群組籌備活動的狀況 2.在2026年11月的審議委員一日活動,整合「輕鬆做」與「改良實驗教育審議」兩者的line群組 | |
民間團體參與「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微社群簡則
一、目的
為深化台灣實驗教育的發展,並建構具公共性、可持續的自主學習支持體系,特邀有志於改善實驗教育治理的社團法人與民間團體共同參與本微社群。
二、參與原則
認同微社群宗旨與核心關懷:
- 公共性:避免教育資源的分配,受市場機制完全主導,而是一種全民可及、共享的社會基礎建設。
- 自主學習:支持每個學習者有權利依自身需求治理自己的學習,包含學習內容、方式與資源。
- 體制橋接:願意協助實驗教育成果與理念,逐步回流影響公立學校與教育政策。
- 平價實驗:關注教育機會均等,並支持可負擔、可傳播的學習實驗方案。
三、參與方式
- 無限制團體申請加入時間,定期更新夥伴清單
- 可選擇下列至少一項參與模式:
- 專案協作(如推動法案修正、縣市合作治理實驗、協助權益未落實者申訴)
- 活動共辦(如讀書會、議題工作坊)
- 資源支援(如提供研究資料、陪伴者培力、空間支援)
- 參與者應推薦代表定期出席線上或線下交流聚會,維持資訊流通與行動協調。
四、共同承諾
- 支持實驗教育合法權益的落實
- 協力推進平價化、自主學習導向的教育實驗
- 推動制度改良與治理創新,包括支持型審議與補助機制的合理化
- 致力於建立地區學習資源地圖與陪伴者網絡
「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微社群 參與邀請函
親愛的教育行動夥伴您好:在AI人工智慧迅速顛覆學習樣貌的當代,我們正站在教育制度重新設定的關鍵節點上。
「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微社群,緣起於2025年舉辦的三場實驗教育國是會議期前討論。會議集結全台實驗教育工作者、公部門代表與民間關注者,深刻對話當前制度的困境與轉機,並票選出三大關鍵議題作為後續推進方向:
- 協助實驗教育團體與機構永續經營、落實實驗教育參與者權益
- 建立陪伴型教育者的培力制度
- 改善實驗教育治理機制與審議制度如
本微社群正是基於這三項議題與會議精神而誕生,期待凝聚志同道合的夥伴,持續實踐改革與連結行動。
我們的工作方向包括:(詳情請見附件簡則)
- 落實實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為民間發聲、解決現場困境
- 設計平價化、自主學習導向的教育實驗,逐步與體制學校形成橋接
- 推進支持型審議制度,並與縣市合作建立更友善的治理模式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並建立陪伴者增能機制
- 建立地區資源地圖與學習平台,促進跨團體、跨縣市的合作與課程共構
- 支援大型行動與基礎調研(如:2026審議人員OST會議、2027自學運動會)
我們誠摯邀請貴單位參與微社群,成為共創教育未來的夥伴:(詳情請見附件簡則) 🔸 參與方式彈性多元:
- 可共辦讀書會、議題工作坊、專案行動
- 可參與縣市合作、政策建言、陪伴者訓練
- 可分享場地資源、研究資料或自學支援經驗
🔸 原則精神:強調公共性、平價性、自主性與體制橋接的多元實驗
🔸 加入條件:認同本社群宗旨,並願意參與實質交流與合作
我們不僅是在開會,更是在實驗、陪伴與落實未來教育的路上同行。
誠摯邀請您成為這條路上的長期夥伴,一起點燃台灣教育的自學曙光!
📬 如若您有意願參與本微社群,敬請回覆「願意參與」
期待您的回覆
敬祝 愉快
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 微社群 敬邀
發起人:劉士弘、丁志仁
註:須定期製作為社群近況匯報,讓基金管理社群製作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