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項目與微社群/諸微社群/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45: 行 45:
 
</details>
 
</details>
  
 +
<details><summary>工作細項與規劃</summary>
 +
<table class='nicetable'>
 +
<tr><td>➊</td><td>➋</td><td>➌</td><td>➍</td><td>➎</td><td>➏</td><td>➐</td></tr>
 +
<tr><td>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td><td>先實驗教育後體制學校,用補助將自主學習橋接到教育現場</td><td>改善實驗教育治理,改變實驗教育審議</td><td>選定縣市進行合作</td><td>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td><td>持續重要的基礎調研</td><td>支援大型活動</td></tr>
 +
<tr><td>1.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td><td>1.設計並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教育實驗<br/>2.合力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支持自主學習<br/>3.與文官討論他們可以接受的補助核結模式</td><td>1.標定科層文官的治理高點,為「國教署署長」。<br/>2.透過教育部實驗教育規範審查 => 形成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公共性(平價化的、可平等取得的);接納多元學習;自定義福祉<br/>3.以「自定義福祉 / 自我負責 / 客觀參照 / 發展歷程」去形塑自主學習的自我評價體系<br/>4.修法改良審議制度,走向「支持型審議」<br/>5.提出修法議程,以戰迫和</td><td>1.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br/>2.建立長連結去擔當八種實驗教育相關角色的 NGO hub</td><td>1.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br/>2.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td><td>1.尋找並維護以下資料:各縣市不錯的審議委員;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礎調查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br/>2.與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合作<br/>3.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合作</td><td>1.輕鬆做實驗教育自主學習:2026.11 邀請各地審議相關人員來談支援型審議<br/>2.迎接 2027 實驗教育自學曙光</td></tr>
 +
<tr><td>1.搜集需要協助的個案:協助人文國中小案<br/>2.釐清原委與歷程<br/>3.邀請友軍(法人單位)共同參與,聯名函式教育主管機關</td><td>1.提供一筆資金,邀請尋路工作室一起針對以下主題研發課程:(1)動手學科學(2)全民國防(3)用大英百品陪伴小孩學世界史<br/>2.透過課程串連雙北實驗教育單位(邀請他們一起跨校選修)<br/>3.成形後在振鐸檔案櫃開設空間,典藏課程並公開共享課程資訊與成果</td><td colspan='2'>配合縣市選舉時間操作(約2025年秋季開始)</td><td>1.諮詢尋路/鯨落目前採用的方法與進展<br/>2.媒合上述兩單位與微社群「維護自主學習基礎文件」串連,成為文件諮詢對象</td><td>1.與實驗教育中心開會,請對方分享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本資料<br/>2.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開會,請對方分享各縣市步錯的審議委員</td><td>1.定期了解群組籌備活動的狀況<br/>2.在2026年11月的審議委員一日活動,整合「輕鬆做」與「改良實驗教育審議」兩者的line群組</td></tr>
 +
<tr></tr>
 +
<tr></tr>
 +
</table>
 +
</details>
 
註:須定期製作為社群近況匯報,讓基金管理社群製作電子報
 
註:須定期製作為社群近況匯報,讓基金管理社群製作電子報

於 2025年6月6日 (五) 12:00 的修訂

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微社群簡介

  1. 微社群名稱:促成台灣實驗教育的對話與合作
  2. 聯絡人:劉士弘
  3. 性質:跨境社群
  4. 宗旨:
    1. 由於AI時代來臨,傳統教育價值沈沒而須要重設定
    2. 須要實驗教育去發展自主學習
    3. 須要將自主學習橋接到體制學校
    4. 一方面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一方面讓人看見教育的公共性價值
  5. 關切焦點:
    1. 落實實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2. 進行小型的平價自主學習教育實驗
    3. 修法改善審議制度,推進「支持型審議」
    4.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5. 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6. 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
  6. 舉辦活動:
    • 學習 / 精進性質
      • 主題組課
      • 議題工作坊
      • 讀書會
      • 專案成果分享會
    • 聲援 / 支持性質
      • 案例研討會議
      • 連署 / 發表公開聲明
      • 通過網站或社群平台,影響公眾的態度
      • 聲援 / 聚會追蹤案件進度
  7. 人數上限:30
  8. 成員每半年一次表示是否繼續參加

例會準備(通用)

  1. 會議前-確認時間場地
  2. 會議前-議題搜集
  3. 會議前-各議案進度寫進文件
  4. 會議前-發布會議通知
  5. 會議前-確認與會人員
  6. 會議前-確認紀錄設備與格式
  7. 會議前-確認主席,各議程負責人與記錄者
  8. 會議後-向各議程負責任確認會議紀錄內容是否有誤
  9. 會議後-寄發會議記錄至社群夥伴
  10. 會議後-將會議記錄儲存至社群檔案櫃

當前工作方向

  1. 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
    • 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
  2. 先實驗教育後體制學校,用補助將自主學習橋接到教育現場
    • 設計並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教育實驗
    • 合力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支持自主學習
    • 與文官討論他們可以接受的補助核結模式
  3. 改善實驗教育治理,改變實驗教育審議
    • 標定科層文官的治理高點,為「國教署署長」。
    • 透過教育部實驗教育規範審查 => 形成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公共性(平價化的、可平等取得的);接納多元學習;自定義福祉
    • 以「自定義福祉 / 自我負責 / 客觀參照 / 發展歷程」去形塑自主學習的自我評價體系
    • 修法改良審議制度,走向「支持型審議」
    • 提出修法議程,以戰迫和
  4. 選定縣市進行合作
    • 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
    • 建立長連結去擔當八種實驗教育相關角色的 NGO hub
  5.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 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6. 持續重要的基礎調研
    • 尋找並維護以下資料:各縣市不錯的審議委員;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礎調查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 與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合作
    • 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合作
  7. 支援大型活動
    • 輕鬆做實驗教育自主學習:2026.11 邀請各地審議相關人員來談支援型審議
    • 迎接 2027 實驗教育自學曙光

工作細項與規劃

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先實驗教育後體制學校,用補助將自主學習橋接到教育現場改善實驗教育治理,改變實驗教育審議選定縣市進行合作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持續重要的基礎調研支援大型活動
1.落實實驗教育者合法權益1.設計並實施平價化的自主學習教育實驗
2.合力推進實驗教育補助,支持自主學習
3.與文官討論他們可以接受的補助核結模式
1.標定科層文官的治理高點,為「國教署署長」。
2.透過教育部實驗教育規範審查 => 形成實驗教育規範的基礎共識:公共性(平價化的、可平等取得的);接納多元學習;自定義福祉
3.以「自定義福祉 / 自我負責 / 客觀參照 / 發展歷程」去形塑自主學習的自我評價體系
4.修法改良審議制度,走向「支持型審議」
5.提出修法議程,以戰迫和
1.尋找合作縣市,共同推進實驗教育治理
2.建立長連結去擔當八種實驗教育相關角色的 NGO hub
1.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
2.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1.尋找並維護以下資料:各縣市不錯的審議委員;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礎調查協助自學者掌握該地區學習資源,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歷程
2.與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合作
3.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合作
1.輕鬆做實驗教育自主學習:2026.11 邀請各地審議相關人員來談支援型審議
2.迎接 2027 實驗教育自學曙光
1.搜集需要協助的個案:協助人文國中小案
2.釐清原委與歷程
3.邀請友軍(法人單位)共同參與,聯名函式教育主管機關
1.提供一筆資金,邀請尋路工作室一起針對以下主題研發課程:(1)動手學科學(2)全民國防(3)用大英百品陪伴小孩學世界史
2.透過課程串連雙北實驗教育單位(邀請他們一起跨校選修)
3.成形後在振鐸檔案櫃開設空間,典藏課程並公開共享課程資訊與成果
配合縣市選舉時間操作(約2025年秋季開始)1.諮詢尋路/鯨落目前採用的方法與進展
2.媒合上述兩單位與微社群「維護自主學習基礎文件」串連,成為文件諮詢對象
1.與實驗教育中心開會,請對方分享各縣市審議作業規模的基本資料
2.與1221未來教育小聚開會,請對方分享各縣市步錯的審議委員
1.定期了解群組籌備活動的狀況
2.在2026年11月的審議委員一日活動,整合「輕鬆做」與「改良實驗教育審議」兩者的line群組

註:須定期製作為社群近況匯報,讓基金管理社群製作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