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沈潔伃」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1: 行 1:
 
<details><summary>合作諸文件:</summary>
 
<details><summary>合作諸文件:</summary>
 +
# [https://hackmd.io/@joannshen/HyXCk5Umge 台海防線的新希望?每枚十萬美金的巡弋飛彈或成關鍵嚇阻力量]
 
#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knajKEvN9IASlenxLX1DDHJ1LRNWUu48c2PQgwCj8yA/edit 教育品質指標研究]
 
#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knajKEvN9IASlenxLX1DDHJ1LRNWUu48c2PQgwCj8yA/edit 教育品質指標研究]
 
</details>
 
</details>

於 2025年6月24日 (二) 18:05 的最新修訂

合作諸文件:

  1. 台海防線的新希望?每枚十萬美金的巡弋飛彈或成關鍵嚇阻力量
  2. 教育品質指標研究

0619摘要

  1. 某些專有名詞補上英文能更容易讓大家確認是否討論同一個東西,如地域再生計畫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2. 日本教育協調員制度很有趣,讓教育不只是教育界的工作,也可以讓社區、社會人士來參與,感覺可以拿來參考,國高中端扮演整合資源腳色,國家聘請計畫協調人,協助學生做學習計畫
  3. 日本的「國家設有『伴走支援』機制,協助偏遠、資源薄弱地區提案與執行。」這個target是?
    • 地方創生與自主學習的關係要再確認
  4. 希望表格能補上該國制度實踐上的挑戰,政策產生的議題/問題(要去避免),優點與缺點,與我們可以借鑑的概念,也可以補上我們的優勢(ex:有彈性、經費充足、學校文化有限)
  5. 韓國的部分討論多在自由學期制度,討論是否能用在高三學測後,但也有人批評這種制度沒有用,因為最後還是要考試
    • 台灣高三的空窗期如何銜接大學
    • 讓大一大二的通識課內容,是去帶高中的自主學習/彈性節數->共學圈,這類型的高中自主學習不要放入大學學分,成為學分課程可能會讓自主學習變質,不找大學老師指導因為老師太忙,但可以當supervisor
    • 大學評鑑成果:是否有與自主學習相關的評鑑?
    • 參考不同學校的自主學習政策。ex:X學院、清大
    • 把自主學習想成如何在高度競爭社會中打破框架,是為了未來的工作與職場,考試總有終點,但人生的學習沒有終點
    • 自主學習並不是完全去除競爭,而是要讓自己在22世紀更有競爭力,學術界甚至是其他職場都很需要這種自主學習能力,要融會貫通,要去說服,才能夠符合現今時代所需
  6. 「個人學習計畫」(ILP, Individual Learning Plan)需要一些template或是真正計畫的成果
  7. 關於長照模式要推動到全國
    • 如果所有學生都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校要扮演的角色?做什麼?如何銜接下一個學習階段?合適的執行對象(年紀)?
    • 要先從高中還是國中開始?個管師與學生、學校的比例?
    • 全國高中人數大約56萬,是不是先從某縣市或一間學校開始,有合作大學
    • 各階段任務/ 路徑
    • 具體的試點學校
  8. 關於法扶模式
    • 特殊教育需求學生,除身心障礙外,新增資賦優異
    • 補行動路徑。不同階段要做到什麼程度?服務對象?銜接對象?合適的執行對象?
  9. 經費試算(market analysis)
    • 一間典範學校一年的預算
    • 一個典範縣市一年的預算
    • 時程規劃
    • 推動計畫人力估算,計畫人力估算
  10. 教育理念定義與指標
    • 可參考對應指標input → process → output → outcome → impact
    • 鼓勵措施、辦法訂定、會議形式、利害關係人參與...
    • 可以從資源/ 人/ 空間等面相來思考,需要更具體
  11. 除了政府的文件之外,要看一些policies documented,從學者角度做政策分析
  12. 東南亞面臨的問題較不是沒有年輕人,而是資源缺乏,政府需要讓產業發展,可能需要更多高教技能
  13. 有時候發現問題,要去尋找可能是哪一環出問題,是定義?步驟?程序?投入資源?評鑑方式?還是整個系統有狀況?
  14. 可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