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生態系」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4: 行 4:
 
# 會自動吸納大家的付出,轉化成成員成長動力。
 
# 會自動吸納大家的付出,轉化成成員成長動力。
 
# 會勾引學習者主動去參與。
 
# 會勾引學習者主動去參與。
 +
# 會不斷自我更新,以持續適應環境。
 
# 學習者或學習者家長可以主動發動,自發性地運營。
 
# 學習者或學習者家長可以主動發動,自發性地運營。
 
# 以學習者「自定義福祉」為價值基底。
 
# 以學習者「自定義福祉」為價值基底。

於 2025年10月17日 (五) 12:00 的修訂

這種生態系:

  1. 有多種角色,各種角色之間有許多互動關係。如:同學、陪伴者、行政助理、達人、人脈節點、學習資源與材料…
  2. 會自動吸納大家的付出,轉化成成員成長動力。
  3. 會勾引學習者主動去參與。
  4. 會不斷自我更新,以持續適應環境。
  5. 學習者或學習者家長可以主動發動,自發性地運營。
  6. 以學習者「自定義福祉」為價值基底。

一、學習社群

  1. 適當的同學
    • 外修機制
    • 找到「長連結」的線上同學
      1. 長連結的人脈
      2. 良好的課前通知
    • 均質分組 / 同好分組,彼此間:
      1. 討論模式
      2. 相互糾錯
      3. 平行運作
      4. 『安全』和『信任』
      5. 立約承責
  2. 人脈網絡 / 網網相連到天邊
    • 認識各種達人的人脈網絡
    • 提供實務浸潤機會的人脈網絡
    • 認識適格陪伴者的人脈網絡
    • 認識適格行政助理的人脈網絡
    • 一起生成學習主題的人脈網絡
    • 操作「學習成果被看見」的人脈網絡
  3. 陪伴者與被陪伴者的雙向選擇:包含輔導與社工
  4. 生成學習主題的好機制
  5. 學習成果被看見
  6. 能提供大小適當的「經費流」,去支持整個生態系:
    • 酬報陪伴者(memtor)。
    • 酬報行政支持:
      1. 了解自主學習生態系的助理,懂:
        • 減少「科層」 / 增加「工作圈」
        • 增加工作圈中,大家「選擇」與「自造」的
      2. 被訓練過擁有維運學習社群的基本工具能力
    • 維持人脈網絡
    • 對抗學習資源與材料的折舊

二、學習的資源與材料

儘量使用: open standar,open source,open tools,open content

----------集全台灣之力----------
  1. 反復確認基礎知能與工具能力
    • 符號領域
      1. 語文 => 溝通
      2. 數學 => 架構資料
      3. 科學
      4. 社會 / 人文
      5. 藝術
      6. 身體
    • 工具能力
      1. 溝通
      2. 團隊合作
      3. 自我管理
      4. 資源管理與方案策畫、執行
      5. 找資料 => 架構資料
      6. 資訊
      7. 思辨
      8. 與 AI 協作
  2. 能支持三觀的座右銘
    ----------各類資源池----------
  3. 影片平台:頻道主 / 具信用的主題領域
    實踐故事,丁丁
  4. 書 / 文章 / 報章雜誌 / 剪報系統
  5. 生活百物
  6. 百工百業
  7. 餐飲
    實踐故事,烘焙,簡秀蓉家
    實踐故事,賺錢去日本玩×做貝果,吳語倫家
  8. 社服機構
    實踐故事,陪伴認知症長者,曾蓉學生
  9. 社區 / 部落,
    實踐故事,彭清翎讀書會
  10. 社教館所 / 藝文活動與展覽
    實踐故事,蔡毓純家
  11. 大自然:山、海、河
  12. 境外行動學習接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