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網韌性/從大停電看我國電網」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0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分類:台灣電網韌性(高中全民國防課程)]] | [[分類:台灣電網韌性(高中全民國防課程)]] | ||
==台灣的電力布署,目前不堪一擊== | ==台灣的電力布署,目前不堪一擊== | ||
+ |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urclass.net/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7/台灣電網地圖.jpg' width='700' height='394'></div> | ||
===歷次大停電=== | ===歷次大停電=== | ||
#1999年7月29日臺南縣左鎮鄉第326號的輸電鐵塔,因為連日豪雨致地基流失而傾斜,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為了自我保護跳電,最後導致台南以北大規模停電。 | #1999年7月29日臺南縣左鎮鄉第326號的輸電鐵塔,因為連日豪雨致地基流失而傾斜,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為了自我保護跳電,最後導致台南以北大規模停電。 | ||
行 26: | 行 27: | ||
#設置地本身不能被風災、水災、土石流波及。 | #設置地本身不能被風災、水災、土石流波及。 | ||
*如果在本島普設 1500 個微電網,絕對可以提高台灣本島整體的電網靭性,使得攻打台灣的作戰計畫要複雜許多,進而減少戰爭發生的風險。 | *如果在本島普設 1500 個微電網,絕對可以提高台灣本島整體的電網靭性,使得攻打台灣的作戰計畫要複雜許多,進而減少戰爭發生的風險。 | ||
+ | ===微電網的重要性=== | ||
+ | #提高能源可靠性:微電網可以在主電網發生故障或維護時,繼續為用戶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這對於醫院、數據中心等對電力高度依賴的機構尤為重要。 | ||
+ | #支持可再生能源整合:微電網能夠有效地整合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助於減少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碳排放。 | ||
+ | #增強電網韌性:在自然災害或其他極端天氣事件中,微電網能夠維持關鍵基礎設施和服務的運行,提高社區的韌性。 | ||
+ | #促進分散式能源系統發展:微電網的發展鼓勵了更分散、更靈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有助於優化整體能源系統的效率。 | ||
+ | #經濟效益:通過降低峰值需求和更有效地利用本地能源資源,微電網可以幫助降低能源成本,對用戶和運營商都具有經濟利益。 | ||
+ | #促進鄉村和偏遠地區電氣化:對於偏遠地區或電網難以覆蓋的區域,微電網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電力解決方案,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 ||
+ | #支持智慧城市建設:微電網的智能管理系統與物聯網技術結合,可以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設,實現更高效和可持續的城市運營。 | ||
===這些地方特別應該考慮建立微電網=== | ===這些地方特別應該考慮建立微電網=== | ||
#醫院和急救中心:這些設施在災害或戰亂期間提供醫療救護,對電力的連續供應有著絕對的需求。 | #醫院和急救中心:這些設施在災害或戰亂期間提供醫療救護,對電力的連續供應有著絕對的需求。 | ||
行 36: | 行 45: | ||
#避難所和臨時庇護所:這些地方在災害期間提供給民眾臨時的居住和避難場所,需要穩定的電力來維持基本生活條件。 | #避難所和臨時庇護所:這些地方在災害期間提供給民眾臨時的居住和避難場所,需要穩定的電力來維持基本生活條件。 | ||
#學校和社區中心: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地點可能被用作緊急庇護所或救援物資的分發中心。 | #學校和社區中心: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地點可能被用作緊急庇護所或救援物資的分發中心。 | ||
+ | |||
+ | ==家用電器功率== | ||
+ | ===原理頁=== | ||
+ | *功率是什麼!? | ||
+ | **功率定義為能量轉換或使用的速率,以單位時間的能量大小來表示,即是作功的效率。 | ||
+ | **功率的國際標準制單位是瓦特(W),名稱是得名於十八世紀的蒸汽引擎設計者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 | ||
+ | *瓦特表 | ||
+ | **為測量電功率的儀表,亦稱功率計,主要由電流線圈與電壓線圈組成,用於量度整體電路或某負載之輸出功率大小。當電流線圈所產生之磁場與電壓線圈所產生之磁場交互作用時,即 | ||
+ | 產生與電功率成正比之電磁力而使指針偏轉,因此利用瓦特表計可直接測出負載的電功率。(科工館典藏) | ||
+ | *影片操作步驟 (供返家後可以操作) |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FmzaszANw 微型電器功率消耗監測儀] | ||
+ | ===活動頁=== | ||
+ | *材料準備: | ||
+ | *#微電腦智慧插座 | ||
+ | *#數種家電 (吹風機、 USB 快充豆腐頭、 循環扇….等, 共 5ˋ種) | ||
+ | *#紀錄大海報 (或是現場有可書寫大電視) | ||
+ | ===🧪實驗步驟: 吃電怪獸在哪=== | ||
+ | #每組先到前方拿取一個電器,帶回後進行量測 | ||
+ | #需要量測:最大即時功率(Watt)、電流(CUR)、電壓(VOLT)、頻率(FREQ)、3分鐘消耗度數(kWh) | ||
+ | #每5分鐘更換一次電器 | ||
+ | #上台寫下各組觀察到的數據 | ||
+ | ==電力的長距離輸送== | ||
+ | *電的形式:分成直流電(愛迪生)與交流電(特斯拉) | ||
+ | **直流電(Direct Current,DC):電流的方向為固定方向,不會隨時間的變化而產生改變,用圖形來表示就是一條直線。 | ||
+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5/DC.png" width=300px> | ||
+ | **交流電(Alternating Current,AC):電流的方向會發生週期性變化,家庭用電大約是以每秒60次的頻率變動,用圖形來表示就是反覆曲線。 | ||
+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5/AC.png" width=300px> | ||
+ | ===實作:市電(交流電)的觀察=== | ||
+ | #開啟手機,切換至攝影模式。 | ||
+ | #調整成240Hz模式。 | ||
+ | #對著天花板的燈錄影,再觀看結果。 | ||
+ | #改對著老師帶來的燈泡錄影,重複一次。 | ||
+ | *<span style="color:red">本次實驗結果依手機狀況決定</span> | ||
+ | <span style='vertical-align:top;'>影片:</span> | ||
+ | [http://jendo.org/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5/用手機慢動作拍攝日光燈管,看到明暗轉換1.mp4 手機慢動作拍攝,明暗轉換] | ||
+ | [http://jendo.org/uploadFiles/跨校選修/205/用手機慢動作拍攝日光燈管,看到明暗轉換2.mp4 手機慢動作拍攝,明暗轉換] | ||
+ | |||
+ | |||
+ | |||
==活動:直流電與交流電== | ==活動:直流電與交流電== | ||
+ | <details><summary>為何長距離輸送電力運用交流電?</summary> | ||
+ | <p></p> | ||
+ | <dl><dd>Ans: 因為這樣才能降低電流,減少功率的損耗,而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電力電子裝置)就變得很必要</dd></dl> |
於 2025年4月1日 (二) 15:53 的最新修訂
台灣的電力布署,目前不堪一擊

歷次大停電
- 1999年7月29日臺南縣左鎮鄉第326號的輸電鐵塔,因為連日豪雨致地基流失而傾斜,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為了自我保護跳電,最後導致台南以北大規模停電。
- 1999年921大地震導致全台停電。
- 2017年8月15日16時51分起,台電大潭發電廠的天然氣供應管線因巨路國際公司更換卡片不當,造成意外停止運作,導致大潭發電廠6部機組全部跳停,進而造成全臺電力備轉容量(3.17%)不足,供電系統避免全面崩潰,啟動保護措施而分區停電。592萬戶停電。
- 2021年5月13日高雄市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匯流排故障,導致興達電廠共4部機組跳脫,電網啟動自動保護機制,導致462萬戶停電。
303大停電
- 說明
2022年3月3日上午9點7分,興達電廠開關場因操作人員失誤,未依照標準程序填充絕緣氣體,導致設備出現問題,9台發電機組無法送出電力,使南部電力系統的電力輸出能力瞬間下降,龍崎超高壓變電所無法反應,於是先行跳脫,以保護整個電網。龍崎超高壓變電所肩負1050萬瓩的電力,系統跳脫後造成嘉義以南大區域停電,停電戶數達全台整體1400萬用戶中的549萬戶,占比39.2%。同時,北部地區也啟動低頻卸載,造成點狀式部分停電。最終停電超過550萬戶。
- 為什麼台灣的電力系統如此脆弱?
台灣的電力系統主要分成南、北兩個主電網,南、北彼此也有連結,找出南北電網的樞鈕,以及南北電網的連結點,即可打癱台灣的供電系統。所以中研院綠能所電網組的博士曾說:「303停電,台灣自己已經告知習近平,開戰時該打哪裡」。
台灣電力如此布署的理由何在?
這樣的電力布署經濟效益較高,但是不利於防災,尤其不利於國防。
由俄烏戰爭看電網靱性的重要
福山國小防災型微電網
- 2015年8月蘇迪勒風災後,福山部落斷電 17天,台電於福山國小建置「微電網」,2017年1月18日啟動,供當地避難收容處所之緊集用電。
- 工研院資料:
- 三組太陽能光電合計 29kW + 柴油發電機 60kW ,儲能設備 50kWh(50度,鋰電池)。
- 太陽能光電依新北市地均平均日照,日發電量 75 度,油料儲備 14 天用量。
- 配電盤有切換聯網與獨立微電網的模式。
- 整套設備總經費 700 萬。
- 太陽能光電平日與公用電網併聯,提供在地電力,減少當地電力需求。
- 設置地本身不能被風災、水災、土石流波及。
- 如果在本島普設 1500 個微電網,絕對可以提高台灣本島整體的電網靭性,使得攻打台灣的作戰計畫要複雜許多,進而減少戰爭發生的風險。
微電網的重要性
- 提高能源可靠性:微電網可以在主電網發生故障或維護時,繼續為用戶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這對於醫院、數據中心等對電力高度依賴的機構尤為重要。
- 支持可再生能源整合:微電網能夠有效地整合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助於減少對傳統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碳排放。
- 增強電網韌性:在自然災害或其他極端天氣事件中,微電網能夠維持關鍵基礎設施和服務的運行,提高社區的韌性。
- 促進分散式能源系統發展:微電網的發展鼓勵了更分散、更靈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有助於優化整體能源系統的效率。
- 經濟效益:通過降低峰值需求和更有效地利用本地能源資源,微電網可以幫助降低能源成本,對用戶和運營商都具有經濟利益。
- 促進鄉村和偏遠地區電氣化:對於偏遠地區或電網難以覆蓋的區域,微電網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電力解決方案,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 支持智慧城市建設:微電網的智能管理系統與物聯網技術結合,可以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設,實現更高效和可持續的城市運營。
這些地方特別應該考慮建立微電網
- 醫院和急救中心:這些設施在災害或戰亂期間提供醫療救護,對電力的連續供應有著絕對的需求。
- 應急服務和災害應對中心:如消防局、警察局、救災中心等,這些單位在災害或戰亂中扮演關鍵角色,需要穩定的電力來維持通訊和運營。
- 基礎設施控制中心:包括水處理廠、電信設施、交通控制中心等,它們的運作對於維持城市基本功能至關重要。
- 政府機關和緊急指揮中心:在緊急情況下,政府機關需要持續運作來協調救援和應對措施。
- 軍事設施和國防工業: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和防衛需要,在這些地點建立微電網尤為重要。
- 供水和供氣設施: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提供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清潔飲用水和供暖。
- 食品供應和存儲設施:在災害發生時,保證食品的安全存儲和供應至關重要。
- 避難所和臨時庇護所:這些地方在災害期間提供給民眾臨時的居住和避難場所,需要穩定的電力來維持基本生活條件。
- 學校和社區中心: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地點可能被用作緊急庇護所或救援物資的分發中心。
家用電器功率
原理頁
- 功率是什麼!?
- 功率定義為能量轉換或使用的速率,以單位時間的能量大小來表示,即是作功的效率。
- 功率的國際標準制單位是瓦特(W),名稱是得名於十八世紀的蒸汽引擎設計者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
- 瓦特表
- 為測量電功率的儀表,亦稱功率計,主要由電流線圈與電壓線圈組成,用於量度整體電路或某負載之輸出功率大小。當電流線圈所產生之磁場與電壓線圈所產生之磁場交互作用時,即
產生與電功率成正比之電磁力而使指針偏轉,因此利用瓦特表計可直接測出負載的電功率。(科工館典藏)
- 影片操作步驟 (供返家後可以操作)
- 微型電器功率消耗監測儀
活動頁
- 材料準備:
- 微電腦智慧插座
- 數種家電 (吹風機、 USB 快充豆腐頭、 循環扇….等, 共 5ˋ種)
- 紀錄大海報 (或是現場有可書寫大電視)
🧪實驗步驟: 吃電怪獸在哪
- 每組先到前方拿取一個電器,帶回後進行量測
- 需要量測:最大即時功率(Watt)、電流(CUR)、電壓(VOLT)、頻率(FREQ)、3分鐘消耗度數(kWh)
- 每5分鐘更換一次電器
- 上台寫下各組觀察到的數據
電力的長距離輸送
- 電的形式:分成直流電(愛迪生)與交流電(特斯拉)
- 直流電(Direct Current,DC):電流的方向為固定方向,不會隨時間的變化而產生改變,用圖形來表示就是一條直線。
- 交流電(Alternating Current,AC):電流的方向會發生週期性變化,家庭用電大約是以每秒60次的頻率變動,用圖形來表示就是反覆曲線。
實作:市電(交流電)的觀察
- 開啟手機,切換至攝影模式。
- 調整成240Hz模式。
- 對著天花板的燈錄影,再觀看結果。
- 改對著老師帶來的燈泡錄影,重複一次。
- 本次實驗結果依手機狀況決定
活動:直流電與交流電
為何長距離輸送電力運用交流電?
- Ans: 因為這樣才能降低電流,減少功率的損耗,而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電力電子裝置)就變得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