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如何讓「個體我」與「群我」互為主體」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一、成員)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1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分類:自主學習輔導平台]] | + | [[分類:自主學習輔導平台]]__NOTOC__ |
==成員與分工:== | ==成員與分工:== | ||
===一、成員=== | ===一、成員=== | ||
− | + | 朱美蓉、趙扁納、吳霞、陳萸、傅心怡、周樂生 | |
− | + | ||
− | |||
− | |||
− | |||
− | |||
===二、分工表=== | ===二、分工表=== | ||
<table class='nicetable' algin='center' style='border:2pt;width:95%;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able class='nicetable' algin='center' style='border:2pt;width:95%;border-collapse:collapse'> | ||
行 32: | 行 28: | ||
<tr> | <tr> | ||
<th >陳萸</th> | <th >陳萸</th> | ||
− | <th>人的界線劃分清楚<br/> | + | <th>人的界線劃分清楚<br/>如何促進個人修養與團體氣氛<br/>建立互為主體的文化</th> |
<th >1)<font color='red'>待補充</font><br/>2)報告當天現場協助</th> | <th >1)<font color='red'>待補充</font><br/>2)報告當天現場協助</th> | ||
</tr> | </tr> | ||
<tr> | <tr> | ||
<th >傅心怡</th> | <th >傅心怡</th> | ||
− | <th > | + | <th >民主機制<br/>學生法庭機制</th> |
<th >會議紀錄</th> | <th >會議紀錄</th> | ||
</tr> | </tr> | ||
行 46: | 行 42: | ||
</tr> | </tr> | ||
</table> | </table> | ||
+ | |||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 ||
====(一)出席表:==== | ====(一)出席表:==== | ||
行 108: | 行 105: | ||
====(二)討論日程:==== | ====(二)討論日程:==== | ||
+ | *04.01 | ||
+ | *#大家丟出現象,對題目做清楚的定義 | ||
+ | *#將現象整理成幾個小子題,分工回家做功課 | ||
+ | *04.05 | ||
+ | *#根據回家做功課提出新的想法與案例。 | ||
+ | *#再根據案例討論做收斂,回家各自就子題與案例再做選擇。 | ||
+ | *#確定簡報模板 | ||
+ | *04.08 | ||
+ | *#確認要討論的子題,那些子題要合併,決定那些子題要報告,報告人與報告順序,回家準備。 | ||
+ | *#回家準備綜合討論的案例。 | ||
+ | *04.11 | ||
+ | *#簡報排練,組員給意見補充,最後調整。 | ||
+ | *#決定綜合討論來不及放案例。 | ||
+ | ===四、產出列表:=== | ||
+ | <table class='nicetable' align='center' style='border:2pt;border-collapse:collapse'> | ||
+ | <tr> | ||
+ | <th bgcolor='#CAFFFF' style='width:30%'><B>項目</B></th> | ||
+ | <th bgcolor='#CAFFFF' style='width:70%'><B>網址</B></th> | ||
+ | </tr> | ||
+ | <tr> | ||
+ | <th>簡報</th> | ||
+ | <td>[http://jendo.org/uploadFiles/海星培力/自主學習輔導平台建構/陳萸/个体我与群我.pptx 个体我与群我]</td> | ||
+ | </tr> | ||
+ | <tr> | ||
+ | <th>wiki頁</th> | ||
+ | <td>[http://urclass.net/alWiki/index.php?title=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如何讓「個體我」與「群我」互為主體 个体我与群我 ]</td> | ||
+ | </tr> | ||
+ | <tr> | ||
+ | </table> | ||
+ | |||
+ | ===五、簡報順序:=== | ||
+ | #15分鐘:個體我/群體我太大的現象,理想的平衡狀態為何,如何達成? | ||
+ | #15分鐘:如何培養個人修養與團體氣氛,促進互為主體的文化 | ||
+ | #15分鐘:一些可以協助個體我的技術 | ||
+ | #15分鐘:全班討論 | ||
+ | ==04.12主題分享段落,全班討論:== | ||
+ | Q:「群我」的內涵是什麼? | ||
+ | |||
+ | A: | ||
+ | #有些有”群”,但不一定有群我有愛、有團體向心力、有共同信仰 。例如:政黨、團購網。 | ||
+ | #群我”要有很多人都共同重視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被尊重、被愛這個意義和價值是半客觀、半主觀(羈絆),ex家庭 | ||
+ | #以我們這堂課主題分享的討論群組來說,群體討論一開始沒有群我的,一開始只是因為有共同任務。如果討論過程 有人先主動願意分享、撥出時間 ,慢慢地就我有群我出現。像我們這個社群討論,這學習是在千難萬難中存活下來的,要把這件事在生活中優先順序排到前五名,才能做得到,重要的是討論的過程中的情感流動,如,誰決定哪一天要聚會?等等…所以培養感情就很重要的。討論過程中發生爭執 提出意見,都是很好的事。都是很重要的學習。 | ||
+ | #群我不分正邪,例如:德國納粹。納粹結束時,有多少人自殺?…. | ||
+ | #有反對意見提出,群我不一定有愛,只要是利益的結會即可。丁丁認為利益共同體/群我遇到困難就各自飛。群我不會。群我除了顧自己也會顧別人。如果群體當中,自始至終沒有群我 會瓦解了解尊重接納(有衝突的接納)欣賞 關懷 (不一定是愛) | ||
+ | |||
+ | |||
+ | Q:群體的困難,個體將自己應負責的責任外部化,用來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降低自己的學習強度。 | ||
+ | <br/>A:立約承責很重要,每個成員要承擔該負的責任,不然會剝削團體中的成員,後果就是把責任外部化,大家會痛不欲生外部化 | ||
+ | |||
+ | Q:或者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壓迫,難道不是用權威的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個體我太大了嗎? | ||
+ | <br/>A: | ||
+ | #如果該的群體接受同意就可以 | ||
+ | #如果程序是民主的,那麼少數人的意見得到認同是沒有問題的婦為?如果科層沒有固定的話那就先收集需求然後進到計畫階段。 | ||
+ | |||
+ | Q:有關教育法庭問題:當責人外包時,原本該負責任的人怎辦? | ||
+ | <br/>A: | ||
+ | #沒法回答,只是提供方法而已。 | ||
+ | #試著釐清事情的脈絡,用邏輯理清楚 |
於 2022年11月16日 (三) 11:12 的最新修訂
成員與分工:
一、成員
朱美蓉、趙扁納、吳霞、陳萸、傅心怡、周樂生
二、分工表
人名 | 簡報內容準備與分享 | 其他工作 |
---|---|---|
朱美蓉 | 綜合討論的案例 綜合討論的設計 |
1)全班討論計時 2)好的小團提營造意見 |
趙扁納 | 如何分辨自私與做自己 全班討論 |
1)主持討論 2)簡報模板與整理 3)準備人跟群體的平衡 |
吳霞 | 個體我/群體我太大的現象 理想的平衡 四個象限的模型 |
整體報告輪廓 |
陳萸 | 人的界線劃分清楚 如何促進個人修養與團體氣氛 建立互為主體的文化 |
1)待補充 2)報告當天現場協助 |
傅心怡 | 民主機制 學生法庭機制 |
會議紀錄 |
周樂生 | 可能協助個體我的技術 |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一)出席表:
姓名 | 04.01 21:30 | 04.05 21:30 | 04.08 21:30 | 04.11 21:30 |
---|---|---|---|---|
朱美蓉 | 到 | 到 | 到 | 到 |
趙扁納 | 到 | 到 | 到 | 到 |
吳霞 | 到 | 到 | 到 | 到 |
朱美蓉 | 到 | 到 | 到 | 到 |
陳萸 | 到 | 到 | 到 | 到 |
傅心怡 | 到 | 到 | 到 | 到 |
周樂生 | 到 | 到 | 到 | 到 |
(二)討論日程:
- 04.01
- 大家丟出現象,對題目做清楚的定義
- 將現象整理成幾個小子題,分工回家做功課
- 04.05
- 根據回家做功課提出新的想法與案例。
- 再根據案例討論做收斂,回家各自就子題與案例再做選擇。
- 確定簡報模板
- 04.08
- 確認要討論的子題,那些子題要合併,決定那些子題要報告,報告人與報告順序,回家準備。
- 回家準備綜合討論的案例。
- 04.11
- 簡報排練,組員給意見補充,最後調整。
- 決定綜合討論來不及放案例。
四、產出列表:
項目 | 網址 |
---|---|
簡報 | 个体我与群我 |
wiki頁 | 个体我与群我 |
五、簡報順序:
- 15分鐘:個體我/群體我太大的現象,理想的平衡狀態為何,如何達成?
- 15分鐘:如何培養個人修養與團體氣氛,促進互為主體的文化
- 15分鐘:一些可以協助個體我的技術
- 15分鐘:全班討論
04.12主題分享段落,全班討論:
Q:「群我」的內涵是什麼?
A:
- 有些有”群”,但不一定有群我有愛、有團體向心力、有共同信仰 。例如:政黨、團購網。
- 群我”要有很多人都共同重視的意義和價值,可以被尊重、被愛這個意義和價值是半客觀、半主觀(羈絆),ex家庭
- 以我們這堂課主題分享的討論群組來說,群體討論一開始沒有群我的,一開始只是因為有共同任務。如果討論過程 有人先主動願意分享、撥出時間 ,慢慢地就我有群我出現。像我們這個社群討論,這學習是在千難萬難中存活下來的,要把這件事在生活中優先順序排到前五名,才能做得到,重要的是討論的過程中的情感流動,如,誰決定哪一天要聚會?等等…所以培養感情就很重要的。討論過程中發生爭執 提出意見,都是很好的事。都是很重要的學習。
- 群我不分正邪,例如:德國納粹。納粹結束時,有多少人自殺?….
- 有反對意見提出,群我不一定有愛,只要是利益的結會即可。丁丁認為利益共同體/群我遇到困難就各自飛。群我不會。群我除了顧自己也會顧別人。如果群體當中,自始至終沒有群我 會瓦解了解尊重接納(有衝突的接納)欣賞 關懷 (不一定是愛)
Q:群體的困難,個體將自己應負責的責任外部化,用來逃避自己應負的責任,降低自己的學習強度。
A:立約承責很重要,每個成員要承擔該負的責任,不然會剝削團體中的成員,後果就是把責任外部化,大家會痛不欲生外部化
Q:或者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壓迫,難道不是用權威的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個體我太大了嗎?
A:
- 如果該的群體接受同意就可以
- 如果程序是民主的,那麼少數人的意見得到認同是沒有問題的婦為?如果科層沒有固定的話那就先收集需求然後進到計畫階段。
Q:有關教育法庭問題:當責人外包時,原本該負責任的人怎辦?
A:
- 沒法回答,只是提供方法而已。
- 試著釐清事情的脈絡,用邏輯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