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新典範的人才培力/成員與分工」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一、成員) |
|||
|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 |||
| 行 1: | 行 1: | ||
| + | [[分類:自主學習輔導平台]] | ||
===一、成員=== | ===一、成員=== | ||
| − | + | Elvis、豆豆、丁志仁、陳東玉、朱純良、黃鈴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分工表=== | ===二、分工表=== | ||
<table class='nicetable' algin='center' style='border:2pt;width:95%;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able class='nicetable' algin='center' style='border:2pt;width:95%;border-collapse:collapse'> | ||
| 行 91: | 行 88: | ||
</tr> | </tr> | ||
</table> | </table> | ||
| + | |||
====(二)討論日程:==== | ====(二)討論日程:==== | ||
三月 | 三月 | ||
| 行 119: | 行 117: | ||
</tr> | </tr> | ||
</table> | </table> | ||
| + | |||
| + | ===五、簡報順序:=== | ||
| + | #14分鐘:工作場域内沉浸式培力經驗—以安格學習社區為例 | ||
| + | #10分鐘:第三屆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經驗分享 | ||
| + | # 7分鐘:不同培力模式的比較 | ||
| + | #10分鐘:人才培力的想像與願景 | ||
| + | # 4分鐘:本主題分享小組歷程交代 | ||
| + | #15分鐘:全班討論 | ||
於 2022年11月16日 (三) 11:05 的最新修訂
一、成員
Elvis、豆豆、丁志仁、陳東玉、朱純良、黃鈴諭
二、分工表
| 人名 | 簡報內容準備與分享 | 其他工作 |
|---|---|---|
| Elvis | 安格學習社區工作場域内沉浸式培力簡介 | 1)提供安格的深度資料 |
| 豆豆 | 安格學習社區工作場域内沉浸式培力簡介 | 1)橋接 Elvis 與其他同組同學 2)簡報試講 |
| 陳東玉 | 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三梯簡介 | |
| 朱純良 | 不同培力模式的比較 | 1)簡報分享時紀錄 |
| 黃鈴諭 | 全班討論 | 1)會議紀錄 2)簡報模版選定 3)簡報整合 |
| 丁丁 | 人才培力的想像與願景 本主題分享小組歷程交代 |
1)約線上討論時間 2)尋找合用的共筆軟體 3)主持線上會議 4)簡報整合、定稿 |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一)出席表:
| 姓名 | 03.22 | 03.25 | 03.26 |
|---|---|---|---|
| 丁丁 | 到 | 到 | 到 |
| Elvis | 到 | 假 | 假 |
| 豆豆 | 到 | 到 | 到 |
| 陳東玉 | 假 | 到 | 到 |
| 朱純良 | 到 | 到 | 到 |
| 黃鈴諭 | 到 | 到 | 假 |
(二)討論日程:
三月
- 20~21:大家丟出想分享和想討論的子題
- 22(一) PM 8:00~10:00:第一次線上聚會(全體)
- 23~24:大家回家做功課
- 25(四) PM 8:00~10:00:第二次線上聚會(丁丁、豆豆、東玉、純良、鈴諭)
- 26(五) PM 8:00~10:00:第三次線上聚會(丁丁、豆豆、東玉、純良)
- 27~28:大家交作業給主要報告人匯整
四、產出列表:
| 項目 | 網址 |
|---|---|
| 簡報 | 新典範的人才培力.pptx |
| wiki頁 | 新典範的人才培力 |
| 即時共筆 | 聚會共筆 |
五、簡報順序:
- 14分鐘:工作場域内沉浸式培力經驗—以安格學習社區為例
- 10分鐘:第三屆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經驗分享
- 7分鐘:不同培力模式的比較
- 10分鐘:人才培力的想像與願景
- 4分鐘:本主題分享小組歷程交代
- 15分鐘:全班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