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教育」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17: | 行 17: | ||
====陪伴者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來帶領孩子爬山?==== | ====陪伴者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來帶領孩子爬山?==== | ||
====提出食、衣、住、行、育、樂六領域。==== | ====提出食、衣、住、行、育、樂六領域。==== | ||
− | + | #食:飲水、自煮、乾糧、即食包 | |
+ | #衣:行進間(排汗、保暖)、雨天、休息、備用衣物、鞋子 | ||
+ | #住:山屋、帳篷、寢具用品 | ||
+ | #行:登山杖、頭燈、導航、等高線、地圖、方位、氣候、繩索、(衛星)電話/對講機 | ||
+ | #育:天文、動植物、無痕山林、環保、攝影、地方文化 | ||
==== | ==== |
於 2022年1月25日 (二) 20:42 的修訂
壹、成員與分工
廖文躍
- 課主:進行「山林教育」需具備哪些能力?又如何安排課程?
葉鳳英
- 課主:帶孩子排山
- 庶務
張峰銘
- 紀錄
貳、討論與歷程簡述
2022/01/24 (一)
2022/01/25 (二)
帶孩子爬山之動機?
帶什麼樣的孩子爬山?孩子需呈現何種學習姿態?
陪伴者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來帶領孩子爬山?
提出食、衣、住、行、育、樂六領域。
- 食:飲水、自煮、乾糧、即食包
- 衣:行進間(排汗、保暖)、雨天、休息、備用衣物、鞋子
- 住:山屋、帳篷、寢具用品
- 行:登山杖、頭燈、導航、等高線、地圖、方位、氣候、繩索、(衛星)電話/對講機
- 育:天文、動植物、無痕山林、環保、攝影、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