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報名提問」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建立內容為「分類:自主學習三日譚 ===一、簡述您對於自主學習的疑惑或提問=== ====(一)自主學習的定義==== #自主學習的定義,自主學…」的新頁面)
 
行 64: 行 64:
 
====(三)教師角色====
 
====(三)教師角色====
 
#學校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期間應扮演什麼角色?/想了解教師在自主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引起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
 
#學校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期間應扮演什麼角色?/想了解教師在自主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引起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
 
+
#自主學校在課照中心的落實方式
 +
#實驗教育的核心,實驗教育如何在海外推動?
 
#好奇如何影響教學夥伴將自主性還給孩子。
 
#好奇如何影響教學夥伴將自主性還給孩子。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交作業,如果老師太用力要求是否讓學生變奴性,如果不用力要求學生又得過切過無所謂,如何拿捏得宜?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交作業,如果老師太用力要求是否讓學生變奴性,如果不用力要求學生又得過切過無所謂,如何拿捏得宜?
行 77: 行 78:
 
#請問自主學習老師能在課前給學生多少資源
 
#請問自主學習老師能在課前給學生多少資源
 
#*因為這學期校訂課程改上高年級,對於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還是覺得需要再加強,可能是之前是上中年級,上課的模式還有點老師主導意識太過,也有點不太放心放手給學生做,或許身為授課的老師,心態也須有所調整。
 
#*因為這學期校訂課程改上高年級,對於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還是覺得需要再加強,可能是之前是上中年級,上課的模式還有點老師主導意識太過,也有點不太放心放手給學生做,或許身為授課的老師,心態也須有所調整。
 +
 
====(四)其他====
 
====(四)其他====
 
#如何問一個好的問題
 
#如何問一個好的問題

於 2022年1月7日 (五) 10:14 的修訂

一、簡述您對於自主學習的疑惑或提問

(一)自主學習的定義

  1. 自主學習的定義,自主學習需要什麼條件
  2. 自主學習的精神、目標為何?在台灣的教育體制大環境下,要面對的問題為何?只要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是否就是自主學習
  3. “自主”學習 是否會減少合作互動的機會?
  4. 如何在自主學習的時候,平衡學習進度與學生學習時間
  5. 學生有能力嗎?
    • 孩子真的有辦法自己去主動學習他想要的知識嗎?
    • 如果學生明顯不願意自主學習,嘗試各種激勵,仍非常被動怎麼辦?
    • 孩子的內控(自主)能力夠嗎?
  6. 因為現在體制內外,學校裡補習班裡實驗教育裡,都有人在談自主學習,想知道是不是每個人或是每個大群體對「自主學習」的定義不太一樣~
  7. 自主學習課程如何配合當代考試政策.
  8. 自主學習學生進入一般學校系統之適應(例如國中小自學,高中進入學校體系)是否會造成影響 ?
  9. 自主學習的教學場域是否有特定的要求規範,或是不加以限制?"
  10. 自主學習有SOP嗎??
  11. 自主學習的主題決定和深度到哪
  12. 如何引導對自己不了解也沒想法的學生找到學習目標
  13. 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角色定位及功能
  14. 放任與信任孩子之間很難拿捏 該不該引導孩子探索規劃 抑或等待孩子的自主 很令人焦慮
  15. 我相信每位孩子都有一顆『向善』的本性;且學習是人類的本能。
    • 但是在學校場域中,會有部分孩子,還尚未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或是興趣所在,並且過著不是自己決定的生活,或是3C沈癮的狀態,除了等待以外,我該怎麼協助他們?
    • 孩子們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相當熱衷,但是個體價值觀不同的因素,而忽略了「對社會貢獻」的發展面向,該如何協助孩子,能夠發展「利他」的思考模式?
    • 所屬的教學場域,有國中「畢業專題」之課題,一個班級中,每個孩子的步調相差甚遠,但是在群體之中,如何規劃群體時間安排?讓孩子能夠同時得到最為相近的成就感與歸屬感。
  16. 幸運地,有些孩子很容易找出他想要、想知道的事物,因此在108課綱中的規劃下,這些孩子能夠如魚得水,順利的完成自主學習計畫;然而,卻也有部分的孩子,對於自身的了解有限,或許受限於生命經驗,又或者環境因素,種種因素讓他們沒辦法清楚知道他們想要的目標。事實上,就連現在大多數的成年人,可能都鮮少有自主學習的經驗,今天要一位成年人規劃未來的方向,或許都會經歷諸多迷茫,更不用說社會經驗相對少的孩子,因此我的問題是,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下,引導孩子找出對自己的認識,同時,如何提升老師作為孩子自主學習過程中身為支援者的能力與素質?
  17. 我想建構量化能力和品格力、成績來評估自學者狀況的實證追蹤,打破升學至上,目前疑惑這樣研究價值(臺灣好像大都傾向於各自發展自己流派或升學慣性且無實證)。
  18. 「我們無法給予他人我們沒有的東西」,在帶領自主學習前,必先自己體驗過,對此,對於一個成人的自主學習之旅,有什麼建議或實際經驗的分享嗎?
    • 自學時,有時會有不知道這樣對不對的想法冒出來,覺得「安全感」與「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自主學習的兩個關鍵,後者需要自我探索與認識自己,前者則是比較虛幻的,或許本來就沒有保證安全的選擇,因此想請問怎麼看待自學中的不安與焦慮?以及如何建議成人/孩童進行自我探索與認識自己,有什麼經驗或作法的分享嗎?謝謝。
    • 如何建立自學的main purpose?
    • 自學某一事物,何時停止?怎麼設立停損點?或會怎麼判斷這要繼續或不繼續呢?
  19. 自主學習如何延伸與發展?對某一個領域有興趣,但如何幫助自己自主學習,包含資源蒐尋與獲得。
  20. 自學問題有幾個
    • 沒有一個學習團體互相參照,一個人努力較容易怠惰
    • 沒有老師朋友討論,網路資源參差不齊,要得到問題的答案效率變得較差
  21. 自主學習應該是學生對議題有興趣主動學習,但目前的教學方式通常教師決定並安排課程內容,最接近的方式是提供學生選擇與引導,讓學生有發揮的空間。因此我想要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自主學習的實踐呢?
  22. 我是實驗教育學生家長。因為孩子在校外的課程就有自主學習這塊兒。我很想進一步了解,自主學習的用意與實際在孩子們學習上的效用。以及,我可以從旁怎麼協助孩子,或是知道孩子需要協助了。
  23. 針對族語這方面的自主學習.國小學生在族語自主學習上顯得薄弱/學習環境.學習內涵...各樣因素>造成孩子的族語學習能力進步空間並沒有那麼的明顯..給予學習單或筆記帶回家.要家長陪同學習.家長忙於工作.也不了了之~課程的安排一周1-2節.孩子不常使用.或環境無法支持.孩子只能在課堂上快樂的學習.老師只能努力的陪伴和教學.另一方面!也鼓勵孩子在文化知識方面.主動找部落的長聊聊生活樂趣趣.訪談和主動參與部落的活動。也常常燒腦!!要如何讓家長也能重視自主學習這一塊.而願意共同參與?

(二)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習評價

  1. 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如何引導與進行/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何帶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要怎麼做/如何讓本來就沒有學習意願的孩子嘗試自主學習?
  2. 如何引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究竟我們是給予孩子框架或是鷹架?沒有評量何來標準?
    • 自主學習需要如何去引導及給予鷹架幫助學生?
    • 自主學習的效率如何來評量/自主學習如何在學習後檢視成效?/自主學習如何有效評論學習效果,及自我檢核
    • 每位學生我想更理解在教學歷程中,課程該如何設計,去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 我是一名台大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發生習得無助的狀況,並不知道自己所學能用在哪裡,以至於造成潛意識認為繼續學其他知識也可能會是一樣的悲觀結果。學習的知識多半用在拿取考試分數上,在實際應用學習的相當少。的學習速度不同,如何給家長成果或是進行公平的評分
    • 如何移轉孩子的念頭? 孩子很常以社會說這是不重要的課題因而藉故排斥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分成技能層面、後設認知層面和動機層面,我個人覺得技能層面是最好培養的,但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動機層面呢?
    • 如何把興趣(如:觀察、好奇心)成為一個國小生真正內化而轉為行動的引導?
    • 啟發學生自主學習時,如果學生十分厭惡學習或是頻頻分心於其他事物上,該如何引導或是協助其專心比較好呢?以及如何維持自主學習時的專注力呢
    • 如何讓自學動力低落的學生了解學習的意義增加其對學習的主動性呢?
    • 自主學習等待時間要多少?
  3. 如何引導老師設計適合孩子自主學習的課程活動?/如何帶著學生執行自主學習?有哪些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 如何有效的安排通科學習的方式的教材引導孩子學習。
    • 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如何養成?課程設計上要如何轉換?自主學習有限制嗎?
    • 自主學習適合所有年段的學生嗎?自主學習如何檢驗是否有成效?如果學生家中無行動載具回到家中有辦法行自主學習嗎?
    • 如果教師想要培養學生在科技上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如何克服學生會一直被網路上各種訊息(社群媒體、電動、Youtube)影響或分心呢?
    • 學生要能自主學習需要學會自學技巧(如:訂定目標、採取的認知策略及評估、監控等後設認知技巧等等),然而技巧通常是需要大人的介入引導學生培養的,因此,想提問在符合國小的孩子的認知發展下,理想的自主比例為何?
    • 自主學習似乎很難有標準答案,或是測驗、檢核的機制,對於協助自學生設定方向、達成目標,是否需要具體的執行步驟與方法?又如何照顧到個體差異呢?想了許久,不太能有肯定確切的解答,還正思考著。
    • 如何觀察評估學生自主學習成效?
    • 如何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及續航力?
  4. 如何引導學生自組學習、尋找方向,持續力、共提攜的群組
    • 如何結合同儕資源
    • 如何讓孩子在團體自學中不會感受到""弱勢學習者""。"

(三)教師角色

  1. 學校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期間應扮演什麼角色?/想了解教師在自主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引起孩子自主學習的動機?
  2. 自主學校在課照中心的落實方式
  3. 實驗教育的核心,實驗教育如何在海外推動?
  4. 好奇如何影響教學夥伴將自主性還給孩子。
  5. 在教學中,要求學生交作業,如果老師太用力要求是否讓學生變奴性,如果不用力要求學生又得過切過無所謂,如何拿捏得宜?
  6. 在英文課程中,該如何設計全英文提問單或是引導單,讓學生自主學習?是否可以搭配一些中文?
  7. 如何讓孩子持續自主學習,而不是短暫!
  8. 課堂上的主題課程,26位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專題報告,教師只有一名引導,如何能了解與幫助各別孩子學習過程是否有提升個人自主學習力。
  9. 自主學習是自己設定自主學習的主題或由被給定主題方向,若又為自己設定主題可以是天馬行空嗎?或跟教育相關即可?
  10. 如何誘導無法堅持自主學習的人跨出第一步。
  11. 自主學習給師生的自由發成該如果拿捏呢?
  12. 如何增進老師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13. 如何依照孩子的發展引導其自主學習(若對象為2~6歲)
  14. 請問自主學習老師能在課前給學生多少資源
    • 因為這學期校訂課程改上高年級,對於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還是覺得需要再加強,可能是之前是上中年級,上課的模式還有點老師主導意識太過,也有點不太放心放手給學生做,或許身為授課的老師,心態也須有所調整。

(四)其他

  1. 如何問一個好的問題
  2. 孩子刺激不足,並且長期學習低成就的情況下,如何激發自主學習的動力?
  3. 我認為自主學習是需要對自我有一定的熟悉與認識,或是說對自我有一定的自信或信任,才比較能進行自主學習。因為對於低成就或是不夠認識自我的孩子,會很需要透過他所依賴或是信任的人的引導,去形塑自我形象,當他所依賴或信任的人,長期給予孩子的形象是低落的,很難藉由自主學習去回應自我的興趣學習發展。像這樣的狀況,該怎麼進行所謂的自主學習?
  4. 在普通班自主學習的課堂,特殊學生需要具備什麼能力?(特教老師要事先建構學生什麼能力?)
  5. 學習落後的學生,在正規的學校課程中還有「自主學習」的學習動力??教師要如何安排教室或課程讓「自主學習」發生?"
  6. 想知道如何讓原住民且低學習成就的學生重拾自主學習的契機。
  7. 精障個案、長者團體如何發展自主學習的教育方式
  8. 學校行政又該扮演何種角色與提供什麼功能?
  9. 自主學習蔚為風氣,如何從小(學)開始培養?而小學階段普遍受課程時數(節數)限制,第一線教師如何面對?
  10. 所有關係人的共識凝聚之必要性?(因為過度的協商與平衡,或是顧及彼此的觀點與需求,是否讓課程走向平庸)
  11. 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群體自我學習

二、如果您在課堂上有完全自由的彈性時間,您會想發起甚麼主題的課程?或是和學生共組怎樣的課程?

(一)議題討論

  1. 社會議題探討、文化課程
  2. 討論當代議題的課程!
  3. 環境保育議題/環境議題
  4. 桌遊課、跨領域結合的課程,如探討時事議題等
  5. 若與"未來"有關則會討論類似"元宇宙"或虛擬相關議題。
  6. 承教育部未來想像人才培育計畫,發展對未來社會科技對人文影響探討的課程。
    例如目前帶學生了解AI對未來人生的變化想像與應對。"
  7. 公共空間的維護等等
  8. 新聞議題討論課、口語表達思辨課
  9. AI聯想
  10. 如果是最近的話,我會想要以疫情作為主題(效法芬蘭現象為本的學習模式),透過疫情作為主題,和其他教師一起合作帶領學生從不同領域探討該主題。
  11. 公民科學家,利用一些app做田野調查與紀錄

(二)文化

  1. 我會想發起認識家鄉文學、歴史、藝術及建築,主題課程。
  2. 創新實驗自主學習課程:古蹟尋訪歷史倒帶深度之旅
    活動目標:藉著共遊共學活動讓學生、教師間交流探究激盪,充實學習能量,成為未來合作歷史發展的契機。
  3. 我想發起一個學習任務,可以讓學生在探究過程學習到知識能力
  4. 在地文化相關/永續城鄉/我的家鄉
  5. 世界文化的主題
  6. 結合故事、歷史、地理,再加上獨立自主安排食衣住行等事項,從中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感受各地生活的文化差異。
    • 我會和學生先從身邊的問題探討,並且逐漸擴大到探討社區的問題,若還有機會則擴展到討論世界的問題,但領域不限。
  7. 我會想發起興趣探索課程,在小學階段大部分鄉下的學生,多半家庭功能都會有些失衡,在學校內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生活重心與開拓眼界的機會,希望能讓學生在國小時透過多元智能活動設計,並且搭配英文學習,讓學生能在過程中浸潤式學習英文外,也能更加了解自我興趣方向。
  8. 我想設計一堂文史走讀的課程,並帶學生去附近走走晃晃,看一看歷史與當代的關聯。
  9. 華人文化課程
  10. 歷史與科學探索與討論
  11. 學習環境之觀察與改善(光環境、聲音等)
  12. 學校鄰近社區探訪
  13. 認識基隆
  14. 哲學或在地文史

(三)閱讀

  1. 把一些很難或很厚的書,組讀書會一起看完,例如:「童年人類學」
  2. 閱讀與寫作
  3. 語言學習
  4. 探討語文類型的課程或是語文跨藝術領域的課程

(四)自我

  1. 想要上一些認識自我的課程,了解自己的家庭環境、情緒想望。
  2. 自我探索與對話、自我照顧/自我探索
  3. 認識大腦的學習技巧 回溯失敗與成功的學習經驗,向失敗與成功的案例學習什麼?!
  4. 團隊中的人際溝通
  5. 我想跟孩子討論說話技巧這塊
  6. 心靈成長或提升自我認同相關的課程。(面對大環境的轉變,希望孩子有強韌的心裡素質)
  7. 自主學習的圖像、實踐並從實驗理念到課程轉化。自主學習是引發孩子的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8. 心理相關的課程/研究人類行為,例如 變態心理學 或是 依附理論 ,把這些心理學 故事化 和孩子討論!把心理學裡的實驗 帶來班上和小孩一同進行一次!
  9. 陪伴孩子做到自我覺察與感受自己真正有熱情願意投入的學習模式
  10. 特殊需要孩子的自主學習模式討論
  11. 協助個案與同儕共同學習自主學習
  12. 換位思考,妳(你)會怎麼教?
  13. 生涯規劃
  14. 如果學生設定為89年級,我和學生共組【探索自我】,將藝術和心理結合的課程
  15. 了解各人專長,增進夥伴互助關係

(五)食農

  1. 從『烹飪』探索『食物科學』及連結到其相關的SDGs議題討論
  2. 食物、食農教育,探索吃的食物是如何產生。(對象為4、5歲幼兒)"不同族群的飲食文化和食品加工的結合,包含大量製造和品管相關結合。
  3. 與學生」一起學習煮菜的課程

(六)自然

  1. 如何好好照顧一隻
  2. 保育陸域生態
  3. 自然觀察與紀錄
  4. 回到山林的旅行。
  5. 之前臺中科博館有跟學校接洽視訊直播,由本校學生線上指導臺中學生如何淨灘,雖然課程規劃上不能配合而作罷,但其之前學生也是有直接帶領澎湖其他國小淨灘,所以規劃淨灘方面的課程。
  6. SDGS
  7. 我自身是理工科系,我會想帶學生去大自然探索,思考人類是如何總結科學的發現到最和集結成課本上的結晶,而不是直接讓他們看課本的結果,若真要看結果現在網路真的太過方便,比起結論,學生更缺乏發現的過程,或是實際使用拆解科技產品,帶他們了解原理,認識是誰發明了這些產品,啟蒙他們的興趣
  8. 我會想嘗試「夜觀星象」,讓學生了解天體運行的規律

(七)科學

  1. 若與主科有關,則會採數學相關觀念的探討
  2. 科學實驗、藝術創作、自然文化
  3. 電腦DIY
  4. 在實驗小學裡,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彈性,目前我所進行的燃燒議題的自然課程,我就與學生脫離課本,一起從對燃燒現象的好奇,開始我們探究歷程,我告訴學生,我們不是要學科學家整理出來的科學知識,而是要學習像科學家一樣的思考與探究
  5. (國小學童)選定一個自然科學的大主題,如天氣的現象,與學生聊,並讓學生自主發想探究的題目,選定題目後(可能有颱風、熱浪、焚風、龍捲風、寒流、午後雷陣雨等等),引導學生擬定探究目標與執行及成果呈現方式(可以是簡報、動畫、海報、或實物模擬呈現等等),並分別核對資料蒐集出處的可信度,且規劃每週上課前向老師約時間回報當週進度,最後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探究歷程。
  6. 我會想發起手作類型的課程,例如輕木工,從木工創作當中,可以認識到木頭的種類與生長方式,背後有一系列自然力的運作,以及工具的物理原理,要計算作品的每一個細節,需要運用各式工具的搭配,當中涉及不少邏輯的運作。
  7. 在高年級社會課給予個別任務,讓他們去找資料並整理,過程中學生求救時適時給予引導、思考。
  8. 學生會感興趣課程

(八)旅行

  1. 自助旅行
  2. 設計一堂有意義的旅程

(九)其他

  1. 想發起「探究學習的意義與方法」相關主題的課程!
  2. 如何因應考試課程
  3. 優質教育
  4. 跨領域學習/跨領域跨年級課程
  5. 生活應用 與解決問題
  6. 如何將體育課程及特教課程融合各科領域做結合,提升學科進步。
  7. 舉辦一場音樂會
  8. 校園環境改造
  9. 結合學生興趣,和不同專長的老師共同備課及上課。
  10. 藝術教育、教師圖像建構
  11. 因為工作數性(我是數據分析人), 所以我會想要以各自提案的方式, 讓孩子嚐試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可以讓孩子合作的活動會更想要安排。因此通科的合作方式會是我很想要進行的活動。
  12. 如果以我為主題:我會想從我有興趣或我有求知慾的領域去著手,然後聽聽孩子的想法,帶領孩子一起腦力激盪規劃、組織。我不預設任何結果,我期待孩子給我不一樣的刺激⋯
    舉例,我最近對「慕夏」的展覽就很有興趣,曾經在大學修過的藝術概論,我就很想組團帶孩子一起去賞析,了解這段藝術史⋯⋯
  13. 若是以孩子為主題:則我肯定會以孩子為主,看看他們想要完成一件什麼事!心之所向,聽聽他們想法、做法,需要我從旁給予經驗分享或提醒。
    比如:孩子想學滑板🛹、或是對各種植物生長有興趣,我會聽聽看孩子們想完成什麼,我們把天馬行空想法,實際一下,或是,我會協助他怎麼找專家學習討論⋯⋯
  14. 帶孩子經營班級的PODCAST,從規劃主題,到寫稿,到實際錄音並上架,好難可是好有趣
  15. 文字之美/美學素養/天然樂器製作發想/生活數學
    歌謠創作/學生寫詞/搭配旋律和節奏~把傳統和現代的發想結合在一起.應當會擦出很美很妙的火花。
  16. 生活實用課程

三、您對於本次培訓課程有任何其他提問,希望能事先傳達給主辦方嗎?

  1. 錄取後是否可以發公文到學校讓參與教師(兼行政)可以公假參加
  2. 我不太相信學習落後的學生,在正規的學校課程中還有「自主學習」的學習動力,我需要知識及態度來改變我的認知和相信。
  3. 實驗教育在高職推動的情形,以及未來的可發展性? 公教老師可以做什麼來推動實驗教育?
  4. 希望能學到實用的教學法
  5. 請問非教職員可以拿參加證明(非教師研習時數證明)嗎?
  6. 請問有提供環境教育時數嗎?
  7. 希望能核發研習證明(供大學部師培生)謝謝
  8. 只有12個孩子的分校,我們面臨轉型與特色發展。學校努力將學習的主權還給孩子,老師當然要再前進,才能幫助孩子有效學習。
  9. 學習歷程與終身自學:很多體但接觸的體制內老師尚只重視教學法而不重視科技與數據分析)
  10. 個人學習背景是經濟、哲學、人工智慧,因此研究偏質性加量化,不知道中心有沒有計畫推類似跨域的實踐課程?"
  11. 探討自主學習學生容易遇到的困境(心理與人際關係),以及如何協助他們在自主與群體合作取得平衡。
  12. 很期待,希望透過自身改變 ,影響環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