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正負能量與群學主體」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跨校選修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139: 行 139:
 
**#美蓉:對這個話題的人群和個體的關係,如何互動,能量流動的關注。
 
**#美蓉:對這個話題的人群和個體的關係,如何互動,能量流動的關注。
 
**#豆豆:因為帶的學習者一直沒有學習動力,看到丁丁有這個主題,也是社區中目前遇到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想學習下有沒有好的辦法。
 
**#豆豆:因為帶的學習者一直沒有學習動力,看到丁丁有這個主題,也是社區中目前遇到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想學習下有沒有好的辦法。
**#佳佳:社區一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力比較強,但是有一些學習者不管花多少時間都無法自我啟動,看了這個話題想說有沒有什麼信息或者別的視角了解學習者的狀態,或者有什麼可以幫助 他
+
**#佳佳:社區一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力比較強,但是有一些學習者不管花多少時間都無法自我啟動,看了這個話題想說有沒有什麼信息或者別的視角了解學習者的狀態,或者有什麼可以幫助他。
 +
**#紫韫:興趣小組活動的時候有一些人比較積極,有一些就參與度低一點,將會流失掉。想從導師的角度,遇到團體中遇到參與度比較低的情況如何推動團體,如何促進
 
**#詩婷:帶小孩的過程中,不知道如何激發學習動機?<br/>受瑟谷學校及阿德勒學派的影響,反思如何支撐小孩/學習者?<br/>好奇:1)大人對子小孩的信任能不能變成孩子的動力?<br/>2)正負能量如何拿捏?
 
**#詩婷:帶小孩的過程中,不知道如何激發學習動機?<br/>受瑟谷學校及阿德勒學派的影響,反思如何支撐小孩/學習者?<br/>好奇:1)大人對子小孩的信任能不能變成孩子的動力?<br/>2)正負能量如何拿捏?
 
**#天安:對這樣的主題是有興趣的,或者說從很久以前進入到所謂的體制外學校就思考團體動力的問題。<br/>一個團體不只是單獨的個體,彼此會進行互動作用,如何創造團體的歷程。 是正能量或負能量,我看的是動力,什麼人做了什麼事創造了什麼動力,如何理解和運用這些動力。 起作用的。怎麼樣激發引導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在團體裡會受到其他夥伴的影響。<br/>這個人群如果有人有正向思考和能量,這個人群比較容易跟著大部分人走。<br/>個別人就需要 單獨了解。如何看到這個人的狀態,而不是有沒有學習或者學習速度,這個順位是比較後面的。
 
**#天安:對這樣的主題是有興趣的,或者說從很久以前進入到所謂的體制外學校就思考團體動力的問題。<br/>一個團體不只是單獨的個體,彼此會進行互動作用,如何創造團體的歷程。 是正能量或負能量,我看的是動力,什麼人做了什麼事創造了什麼動力,如何理解和運用這些動力。 起作用的。怎麼樣激發引導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在團體裡會受到其他夥伴的影響。<br/>這個人群如果有人有正向思考和能量,這個人群比較容易跟著大部分人走。<br/>個別人就需要 單獨了解。如何看到這個人的狀態,而不是有沒有學習或者學習速度,這個順位是比較後面的。
 +
**觀察本組的團體動力
 +
**#這個組比較同質,比較低調,比較觀察和等待,就創造了一開始的差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
 +
**#詩婷分享的瑟谷團隊形成的那種狀態,很積極,好像每個人的熱情就創造了所謂的正能量,這可以成為一個案例,可以觀察他們是如何運作的,在其中可以有什麼感覺,就會是蠻好的分享。
 +
**所謂的『正能量』是指學習動機比較強,『負能量』是指學習動機比較低落。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呢?
 +
**#佳佳和黃丹說“是不是就是就是正能量,而不是就是負能量?”如果用這個概念講的話,分為兩個層次。<br/>一般說逐步積極就是正能量,不對齊不積極或者說重複的話就是負能量,這只是第一個層次。<br/>用第二個層次來看,所謂的正負能量,用案例來說,如果一般說負能量,就像標籤被綁定。被標定為負能量,看起來就代表不被團體所接納,這就創造了另一個負能量,是更高層次的負能量。如果用正向眼光來看爭吵,吵鬧的人其實是想搞清楚,想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他清楚。<br/>換句話說,我作為團體成員看到別人爭吵,去看見爭吵背後良善的動機,通過爭吵來學習,當我接受這個爭吵和挫敗,我就創造了更高層次的正能量。
 +
**#ABC理論
 +
**後續討論的內容與形式
 +
**#如何定義正負能量?<BR/>(天安補充說明)<BR/>薩提爾模式的信念是「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如果更清楚的說,A不是問題,如何應對A才是問題。A代表的是任何我們觀察到的問題,如:被標定為「負向」的具體行為,包括我們所談的「第一層」的負能量。什麼才是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負能量/第二層的負能量呢?我們看待與回應A的態度與方式。
 +
**#群體負能量有某種表現並為群體帶來什麼動力
 +
**#負能量在群體間如何轉化?
 +
**#實際案例討論
  
 
==第二次線上聚會紀錄:==
 
==第二次線上聚會紀錄:==

於 2021年4月16日 (五) 11:02 的修訂

成員與分工:

一、成員

  1. 張天安
  2. 朱美蓉
  3. 梁晓容
  4. 毛佳佳
  5. 程詩婷
  6. 肖紫韫
  7. 黄丹

二、分工表

人名 簡報內容準備與分享 其他工作
張天安
朱美蓉
梁晓容
毛佳佳
程詩婷
肖紫韫
黄丹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一)出席表:

姓名 04..10 04.15 04..17 04.
張天安
朱美蓉
梁晓容
毛佳佳
程詩婷
肖紫韫
黄丹

(二)討論日程:

四、產出列表:

五、簡報順序:

第一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10(六) PM 8:00~09:30:第一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張天安、朱美蓉、梁晓容、毛佳佳、程詩婷、肖紫韫、黄丹、丁丁

紀錄:

  • 第一次會議討論心智圖
  • 線上共筆
  • 簡記:
    • 本分享主題的一些線索:
      1. 正負能量的簡單理解:
        負能量:會催化群體瓦解,或導致「群學主體」成員消極並看低自己的一切動力。如「人人為我,我為自己」的價值觀。
        正能量:能中和負能量的一切動力。如:溫柔的陪伴,對伙伴適時伸出援手。
      2. 描述群學主體中的「共振現象」。
      3. 如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4. 怎麼提升「低動機學習者」的學習動能?幫他們走出迷茫、無力的狀態。由習得性無助到願意嘗試和堅持。
      5. 怎麼建構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的支持系統?
      6. 怎麼因應「人人為我,我為自己」的「破壞性」心性。
      7. 怎麼直面「應對升學」的憂慮與恐懼?
    • 天安提議,邀請大家講一下為什麼參加這個組別?以了解形成這個組的過程。
      1. 美蓉:對這個話題的人群和個體的關係,如何互動,能量流動的關注。
      2. 豆豆:因為帶的學習者一直沒有學習動力,看到丁丁有這個主題,也是社區中目前遇到的比較突出的問題,想學習下有沒有好的辦法。
      3. 佳佳:社區一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動力比較強,但是有一些學習者不管花多少時間都無法自我啟動,看了這個話題想說有沒有什麼信息或者別的視角了解學習者的狀態,或者有什麼可以幫助他。
      4. 紫韫:興趣小組活動的時候有一些人比較積極,有一些就參與度低一點,將會流失掉。想從導師的角度,遇到團體中遇到參與度比較低的情況如何推動團體,如何促進
      5. 詩婷:帶小孩的過程中,不知道如何激發學習動機?
        受瑟谷學校及阿德勒學派的影響,反思如何支撐小孩/學習者?
        好奇:1)大人對子小孩的信任能不能變成孩子的動力?
        2)正負能量如何拿捏?
      6. 天安:對這樣的主題是有興趣的,或者說從很久以前進入到所謂的體制外學校就思考團體動力的問題。
        一個團體不只是單獨的個體,彼此會進行互動作用,如何創造團體的歷程。 是正能量或負能量,我看的是動力,什麼人做了什麼事創造了什麼動力,如何理解和運用這些動力。 起作用的。怎麼樣激發引導和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在團體裡會受到其他夥伴的影響。
        這個人群如果有人有正向思考和能量,這個人群比較容易跟著大部分人走。
        個別人就需要 單獨了解。如何看到這個人的狀態,而不是有沒有學習或者學習速度,這個順位是比較後面的。
    • 觀察本組的團體動力
      1. 這個組比較同質,比較低調,比較觀察和等待,就創造了一開始的差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
      2. 詩婷分享的瑟谷團隊形成的那種狀態,很積極,好像每個人的熱情就創造了所謂的正能量,這可以成為一個案例,可以觀察他們是如何運作的,在其中可以有什麼感覺,就會是蠻好的分享。
    • 所謂的『正能量』是指學習動機比較強,『負能量』是指學習動機比較低落。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呢?
      1. 佳佳和黃丹說“是不是就是就是正能量,而不是就是負能量?”如果用這個概念講的話,分為兩個層次。
        一般說逐步積極就是正能量,不對齊不積極或者說重複的話就是負能量,這只是第一個層次。
        用第二個層次來看,所謂的正負能量,用案例來說,如果一般說負能量,就像標籤被綁定。被標定為負能量,看起來就代表不被團體所接納,這就創造了另一個負能量,是更高層次的負能量。如果用正向眼光來看爭吵,吵鬧的人其實是想搞清楚,想讓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別人的想法他清楚。
        換句話說,我作為團體成員看到別人爭吵,去看見爭吵背後良善的動機,通過爭吵來學習,當我接受這個爭吵和挫敗,我就創造了更高層次的正能量。
      2. ABC理論
    • 後續討論的內容與形式
      1. 如何定義正負能量?
        (天安補充說明)
        薩提爾模式的信念是「問題不是問題,如何應對問題才是問題」。如果更清楚的說,A不是問題,如何應對A才是問題。A代表的是任何我們觀察到的問題,如:被標定為「負向」的具體行為,包括我們所談的「第一層」的負能量。什麼才是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負能量/第二層的負能量呢?我們看待與回應A的態度與方式。
      2. 群體負能量有某種表現並為群體帶來什麼動力
      3. 負能量在群體間如何轉化?
      4. 實際案例討論

第二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15(四) PM 8:00~10:00:第二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

梁晓容、程詩婷、肖紫韫、黄丹、丁丁

紀錄:

04.26主題分享段落,全班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