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網韌性/電網韌性

出自跨校選修
於 2025年3月24日 (一) 13:05 由 蔡杏芬討論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合理電價

俄烏戰後台灣電價調幅與他國相比較表



國家 2023年工業電
價(元 / 度)
相較2020
年漲幅
韓國 4.53 +87%
法國 8.45 +160%
日本 5.21 +36%
英國 10.76 +126%
德國 8.2 +34%
台灣 3.38 +31%



目前台電的調漲計畫

電價費率審議會預計本周五(28日)登場,目前工作小組已召開完畢,4月電價方案大致敲定,確定採「民生高、產業低」原則,住宅、小商家等民生用電平均漲幅高達11%,產業用電漲幅則約5%,最終總電價平均漲幅逾6%,如此全面衝擊1450萬戶,且是4年來,國內第5度調漲電價。

 同時,為了「電價結構合理化」,這波電價大刀主要瞄準民生用電基本度數,住宅用電第一段120度以下大漲25%、第二段330度以下則調高11%,至於早餐店、火鍋店、麵包店、美容院、零售業等營業用百萬戶小商家,第一段330度以下更調高33%。

 家用平均500度 每月多付160元

 目前住宅電價為六段制,除第一、二段漲幅最大外,從第三段開始,500度、700度,到1000度以上,漲幅縮小為7到8%,但幅度仍不小。小商家為五段制,從330度往上有700度、1500度、3000度不等,各段漲幅平均落在10%左右。

 如以住家每月平均用500度來看,4月之後每月電費將多約160元,一年逼近2000元。如果用到700度、1000度,整體支出更多。至於小商家,目前平均月用1500度,每月多600元,一年是7200元,規模越大要付越多。

 相對於民生基本度數全調,產業電價平均漲幅會落在5%,為4年來最小,且不分半導體台積電、資料中心等大廠,還是一般中型工廠,以及百貨公司、旅館等,33萬戶工商業用戶調幅都一樣,也就是不再拿高耗能產業開刀。原因主要是近3年電價調漲43%,工商業用戶幅度卻高達71%,目前每度均價4.27元,再漲5%後已離韓國4.98元不遠,如調太高,將威脅出口產業競爭力。

 反之,民生用電長期少調,造成結構不合理,以第一段每度僅1.68元來說,竟比20年前的2.1元還低,但這段期間通膨不知道漲了多少。也因此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很堅持一個原則,就是「電價結構合理化」,力求扭轉這種不公平制度。

 台電目前累計虧損4229億,原本期望可以拿到政院撥補的2000億預算,但在野黨不認同虧損不予放行,因此這次電價規畫必漲,否則今年台電還要再虧500億。對於漲價,台電只表示,燃料與財務虧損狀況都已核報給委員會,至於如何調,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

介紹露營車

  1. 教大家怎麼打造露營車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