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希伯來星盤 的原始碼
←
希伯來星盤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用大英百品學世界歷史]] =基本介紹= 西班牙限量版衛星導航器 <img src='https://snappygoat.com/b/5e753a2a0f3c9bee28682e5c8df12fae458c8643' width=400 height*/> *黃銅星盤 *也許來自西班牙 *AD 1345-1355 *高11.2公分、直徑9.1公分、長2.1公分 <br/> =歷史時代背景= 西元十二世紀到十六世紀 盡管有黑死病和蒙古人在亞收和歐洲的侵略造成的混亂,這四百年卻也是知識大學系韓文化的大收成得時代。當時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和科學發展正欣欣向榮,讓歐洲學者從中獲益匪淺還有天文學和數學。 =中世紀西班牙三教共存:收復失地運動= ==伊斯蘭勢力入侵伊比利亞半島(711年-1031年)== ===倭馬亞王朝的入侵與西哥德王國的滅亡=== 自7世紀起,來自阿拉伯的伊斯蘭勢力不斷增強。而當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建立後,其勢力更開始影響西亞、北非等地。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的疆域已經延伸至北非的西端。710年,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開始跨過直布羅陀海峽,並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他們不時侵擾城鎮,以北非柏柏爾為首的新穆斯林們立時起擴張之心,於翌年組織軍隊出擊伊比利亞半島。 711年,由塔里克·伊本·齊亞德所組織的遠征軍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向伊比利亞半島進攻。同年7月19日,穆斯林在瓜達萊特河一帶擊潰西哥德人,而西哥德國王羅德里克更戰死。羅德里克死後,西哥德王國後繼無人,而倭馬亞王朝便趁著西哥德內部的混亂而開始擴大其支配範圍。直至710年代末,穆斯林已經把伊比利亞南部,今西班牙境內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完全佔據。因此,穆斯林便乘勝追擊,開始對庇里牛斯山北部作出攻勢。714年,伊比利亞大部份的土地已經落入阿拉伯帝國的手中。阿拉伯帝國在統治初期採取了宗教寬容政策,實現與當地的基督教共存。不過,因為信仰上的差異,當地的社會問題日益增加,再加上阿拉伯穆斯林統治者之間發生了政治及宗教上的長期紛爭,持續的內耗和戰爭,以致民不聊生,令原先逃亡至北邊的前西哥德基督徒貴族有機會恢復元氣,可以在日後對南部的穆斯林作持續反擊。 ===阿斯圖里亞斯的動亂與後倭馬亞王朝的建立=== 718年,前哥德貴族佩拉約率領阿斯圖里亞斯的基督教徒進行起事,並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而這一年就是收復失地運動的肇始。724年,佩拉約在西班牙北部的科瓦東加取得對穆斯林作戰的第一次勝利。同一時間,坎塔布里亞的佩德羅公爵也把境內的穆斯林逐出。此後,兩國為了增強反對穆斯林的力量,便進行聯姻。佩德羅公爵之子,阿方索一世與佩拉約的女兒結婚。兩國亦因此統一,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更穩固了在伊比利亞北部的勢力,並準備向南方反攻阿拉伯帝國軍。 732年,法蘭克王國的宮相鐵錘查理在都爾戰役中取得勝利。而在751年後,法蘭克王國的墨洛溫王朝滅亡,新興的卡洛林王室轉為傾向侵略的外交政策,令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受到打擊。此外,倭馬亞王朝廣大的版圖亦導致各地頻繁的叛亂,但是倭馬亞的統治者對此卻束手無策。750年,伊本·阿巴斯的後人阿布·阿拔斯成功推翻倭馬亞家族,並建立阿拔斯王朝。倭馬亞家族的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逃亡至伊比利亞半島,並在西班牙南部的科爾多瓦成立後倭馬亞王朝,並成為「科爾多瓦埃米爾」(埃米爾即總督之意),展開了後倭馬亞王朝在當地的統治。 ==基督教勢力逐漸戰勝南部政權(1031年-1251年)== <br/> =文物介紹= 「希伯來星盤」是大約七百五十年前的猶太人在西班牙所製作的。上面刻有希伯來文字、但同時還有阿拉伯和西班牙文字,這個星盤的裝飾結合了伊斯蘭和歐洲的不同元素。 我們無法確定究竟是誰曾擁有這個特殊的希伯來星盤,但它能讓我們知道許多訊息、明白猶太跟伊斯蘭學者如何將承襲自古希臘與羅馬的遺產發揚光大,重新振興了科學和天文學。這個儀器顯示出重大知識統合的結果,涉及了三種宗教──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和平共存的歷史時期。 星盤使一切中世紀的天文知識變得簡潔明瞭、易於使用。如同當今最新的科技產品一樣,這是一件必須擁有的、能證明你站在科技尖端的物件。 這個星盤有五片彼此堆疊的超薄圓盤,在中央有一根針狀物將它們串在一起。盤面上有好幾根指針,指向圓盤上不同的符號就能得到不同的天文數據,或幫你來給自己進行定位。這個星盤是專門為身在特定緯度的使用者所設計的──這裡的五片圓盤,能讓你在庇里牛斯山脈和北非這種緯度範圍內的任何位置得到一個準確的數據。這個緯度範圍,也就是賽維爾(Seville)和托雷多(Toledo)之間的西班牙城市。
返回「
希伯來星盤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