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自主學習輔導平台主題分享正負能量與群學主體

壹、成員與分工:

一、成員

張天安、梁晓容、毛佳佳、程詩婷、肖紫韫、黄丹、朱美蓉(第一次會議後,決定退出)

二、分工表

人名 簡報內容準備與分享 其他工作
張天安 能量的層次與流動 1)互討討論環節主持
梁晓容 1)會議紀錄
毛佳佳 1)簡報模版選定
2)簡報整合
程詩婷 小組的內在歷程 1)本組召集人
2)小組會議討論主持
肖紫韫 1)討論環節紀錄
黄丹 小組的內在歷程 1)主題分享活動主時
簡報定稿確認

三、討論日程與出席表:

(一)出席表:

姓名 04.10 04.15 04.17 04.22 04.25
張天安
朱美蓉 退出 退出 退出 退出
梁晓容
毛佳佳
程詩婷
肖紫韫
黄丹

(二)討論日程:

4月

  1. 10(六) PM 8:00~9:30 第一次線上聚會(全體)
  2. 11~16 梳理自己在團體中的能量狀態,做自己的能量變化圖
  3. 15(四) PM 8:00~10:00 第二次線上聚會
  4. 17(六) PM 8:30~10:00 第三次線上聚會
  5. 18~21
    • 二人一組,說一說組內的心路變化,結合工作實例對照,核對思路與想法。
      分组:
      佳佳—豆豆
      紫韫—黄丹
      stin—天安
    • 簡報模版選定、簡報製作
  6. 22(四) PM 8:00~10:00 第四次線上聚會:簡報演練、修改提議
  7. 25(日) PM 8:30~10:00 第五次線上聚會:簡報演練+本組活動反思回饋

四、產出列表:

項目 網址
簡報 正負能量與群學主體.pptx
即時共筆 聚會共筆

五、簡報順序:

貳、第一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10(六) PM 8:00~09:30:第一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張天安、朱美蓉、梁晓容、毛佳佳、程詩婷、肖紫韫、黄丹、丁丁

紀錄:

參、第二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15(四) PM 8:30~10:00:第二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

梁晓容、程詩婷、肖紫韫、黄丹、丁丁

紀錄:

肆、第三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17(六) PM 8:030~10:00:第三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

程詩婷、肖紫韫、黄丹、天安

紀錄:

伍、第四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22(四) PM 8:00~10:00:第四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

程詩婷、肖紫韫、黄丹、毛佳佳、天安、梁晓容

陸、第五次線上聚會紀錄:

時間:04.25(日) PM 8:30~10:00:第五次線上聚會

參會者:

程詩婷、肖紫韫、黄丹、毛佳佳、天安、梁晓容

紀錄:

柒、04.26主題分享段落,全班討論:

乐生:我们提的这个在群学或学校环境比较好运用,但是商业或政府这种公事公办,利益导向你环境中,不知道这个萨提亚模式作用怎么样。

天安:因为萨提亚是强调自主一致性,在政府商业利益导向的情境中,企业老板可能会有压榨,所以用萨提亚的三要素,自我、他人和情境,在表达前先做考虑,根据情境来判断,要不要说,说到什么程度。 萨提亚模式是可以在公司使用,呈现出群体动力,在群体中,每个人看彼此的状态,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只是个人的话,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对不同的情境做回应。

现场同学:刚刚的案例,如果他想和主管反应,但是因为利益导向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个体评估后,说出但被fire。

丁丁:因为人有第一序,第二序这样。有时候可能第一序没有达到,可能第二序可以达到。 比如,有个老师,联合排挤一个学生,开始我会按兵不动,之后我会

天安:第一,因为我们群学和企业的情境不一样。第二,我有没有尊重我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如果我还希望继续在这里赚钱,我会安顿一下我的情绪,我的自我价值感还是高的。 一个人的一致性还是不一致,用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来判断。 我尊重他人,但是根据我对他的了解,我认为他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改变。我可能评估后,会选择不说或讨好,我愿意承担这个后果。这是一致性的不一致。

lingyu:我观察到开始这一组的同学都没有动,我比较担心会开天窗。后来我发现大家比较积极,他们其实还是很在意这个事情的。 如果现实的学生,他不在乎这个事情,人就不见了,如果像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stin:开始我是想变成边缘人的,然后我们组的魔手丁丁推动了我,结果我才在开始说了话, 当你的学生很天真的时候,可以使用拆解任务的手法。 可是不是只有我被骗,我还抓了豆豆。我说我是害羞的,需要支撑力,然后豆豆就出现了。 然后在会议上不是主持的人,就会默默的说,我来记录吧。 我面对孩子,当他不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会偷偷的赖他,老师会担心没有学生。 所以把任务拆解到最小,后面一个一个会冒出来。

丁丁:我补充三点, 1.我们这个群是一群志愿军。志愿军的行为和非志愿军行为不一样。 2.我们几个人结成一个群资源会增加,所以做任务会绰绰有余。 3.这个群并不是要找厉害的人讲给大家听,而且要把大家的创造力尽可能领出来。

stin:我有学校的例子,比如分组后,耍赖的会有,能力强的会做很多。我会用接纳的方式。我们的第一名做了很多,后来有一次开会小组只来了两个人,然后那个第一名暴哭,压力太大了。这一次之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了解到后,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也有责任时,那个动力就出来了。 当我做好最坏打算的时候,小组就会有人承接了。

天安:在我们成立群体的初期,是需要先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有良好的关系,就没关系。如果没关系,就比较有关系。在师生中,如果他们关系比较好,在用接纳或探问的方式,这个孩子的不在乎慢慢就会有转变。这样,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就会慢慢有转变。

现场的同学:在群体中,正能量负能量的出现,正能量可能会变成负的,负能量好像又带来好的。

天安:你想要什么,你自己会比较清楚。就算你不清楚,你可能也会想办法找寻你想要的东西。大家都有想要的东西,群体中就会有动力。有的动力对某人是正,对某人是负,就需要沟通。有了沟通就会达成共荣共存的状态。萨提亚模式不是有个固定的内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而是有个过程,对我或别人而言,可以共同往前的力量。如果始终无法协同,那么可能就会分裂,各走各的路。

乐生:我觉得今天的课程很不错,技巧不一定比动力好。在谈团体动力的流动我觉得蛮不错。我有点不同意那个有关系就没关系这个观点。 一个学生,他可能是因为迁就别人产生的动力,或者外在力量产生的,并不是他内在生发的。我可能比较看中,师生好的关系是产生动力的前提,但也要注意其他的问题。

丁丁:助人者和被助者,最危险的是发展出依赖的关系。比如德国就是这样,变成他财政上很严重的问题。 正面的流动力量只来源关系,可能产生依赖。 第二,尺度。如果尺度足够大,一个人的任何观点都是对的。 我们的讨论尺度可能需要放到学习群体中,天安对萨提亚的信仰是从最小尺度到最大都非常的信仰。

天安:我刚刚前面讲有关系就没关系,在强调关系是最重要的基础这件事。乐生的提醒是对的,但我说的,并不是你们担心的部分。自我和他人先建立关系,只有关系是对等的,不是依赖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之后,我们在讨论情境。比如,我和我的学生,在互为主体的前提,探寻他的期待,找出他的渴望,让他产生动力。 只是在师生关系建立的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依赖,因为这个时候学生认为你很重要,愿意听你的话。透过这个信任和依赖,来生成他自己的自信,他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stin:我想回应下丁丁的依赖关系。刚开始面对丁丁和天安。面对权威者,我会害怕和担心,当丁丁看到我的脆弱的时候,我会比较放心,他一直在示范平等的对话,慢慢我就会产生独立自主。

现场的同学:如果关系很重要,寻找和我关系好的人,是不是就很重要。比如,必须找到能提供我资源的人去学习。 如果开始是不好的关系,后期会变成机遇,比如马云的例子。你现在认为的好关系,会不会因为时间的影响变成不好的关系。

天安:第一个问题,我们谈的关系没有互斥性。关系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关系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是一个过程。好关系有可能变的不好,但是你可以把握自己的互动方式,你有你的责任,他人也有他人的责任,如果关系破局,也是可以的。

现场同学,如果破局受伤怎么办

天安:可以疗愈。

stin:感觉你会害怕选错,其实没有对错,你为你的选择负责,你可以去调整,没有一定要做到什么是对的,在这个过程,你可以去尝试。 比如,一个孩子会选进体制还是在家上学,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当下最适合的选择。

天安:刚刚说的很好,我们永远都在选择还有负责,无论你选择离开还是留在,都要承担代价,你选择承担什么代价,不想什么代价。 每一个的个人内在,都在评估想要什么 在关系中,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法保证不会分开。

丁丁:人生有很多阶段,有时候没有人支持你的时候,你需要把自己分成两半。当我们在对面寻求关系的时候,有时候你需要自己的一半,支持另一半的自己。

天安:如果你的内在系统可以支持自己,就会是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状态。

现场的同学:对我来说,我是一个校长。对我来说,要支持伙伴,很多人当老师之前,并没有很好的机会探索自己。比如,当学生有些问题,老师会比较容易自己出现很多情绪,可能就不太会看到学生。

天安:我之前有提到创建教师支持团体,让老师把他的困难说出来,让他得到安顿,看到自己。如果这个群体大家都是比较对等的,这个团体就比较安全。如果是有一个外部人员帮助成员,会比较棒。如果有个领导权威,让成员害怕,就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