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以同儕諮商療癒傷害,並改善師生關係

壹、講者介紹

林意雪
  • 政治大學哲學系
  • Montclair State兒童哲學碩士
  • U of Washington, Seattle課程與教學博士
  • 任教於東華大學教育系
  • 在西雅圖接觸互助諮商並帶回台灣

貳、Re-evaluation Co-counseling(RC)

參、重要概念

  1. 人的傷害來源之一,是系統性的壓迫
    一般較常注意家庭造成的影響,忽略社會壓迫的影響
  2. 專有名詞
    • 猶苦錄音
      1. 未得到復原的傷害變成一組「錄音」
      2. 被挑到時會自動播放
      3. 猶苦(僵化模式)
    • 被挑到
    • 釋放
      經由哭、笑、發抖、冒汗、打哈欠…,才能將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連結去除
    • 復原
  3. 例子
    • 被霸凌的孩子,為什麼會去霸凌別人
    • 明明我沒有做什麼,可是對方卻十分生氣
    • 嘴裡突然吐出可怕的話來,連自己都嚇一跳

 

 

肆、教室中的應用

帶孩子認識情緒

  1. 認識情緒
    • 我們之所以不喜歡情緒,是因為別人有情緒時我們也被挑到了
    • 壓抑情緒的後果:「哭沒有用」→一有情緒就有罪惡感→轉移注意力(吃、抽菸、打電動、氣出在別人身上) →被責怪、覺得更糟糕→對自己感到更無助
  2. 一杯水的理論
    • 一杯水(用來比喻你或孩子可以自由運用的理性空間)
    • 每天孩子帶一杯水來上學,受到挫折、嘲弄、誤會、責罵…水杯逐漸空了
    • 杯子空了,很難專心學習、合作、思考、享受當下的活動
    • 補充水的方法:遊戲、連結、做自己擅長的事、被聆聽和釋放

遊戲

  1. 我們無法諮商每一位孩子,但透過遊戲,孩子得到許多咯咯笑的機會(釋放微恐懼)
  2. 選擇遊戲的原則
    沒有輸贏、能創造很多笑聲、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的遊戲種類

悅納、讚賞孩子

  1. 沒有人應該要因為自己的猶苦而受到苛責,我們喜歡或討厭某一類的孩子,也受到自己傷害錄音的影響
  2. 不必太執著是非對錯實情,有衝突時不必追究對錯是非,教孩子釋放情緒沒什麼丟臉的

連結,提高安全感

  1. 創造一個強連結的文化,幼年人彼此連結互助
  2. 安全感
    師生、生生之間有很好的連結,提高安全感
  3. 教孩子認識社會上的壓迫
    如果不是這些形式的壓迫,我們可能更能發揮自己

伍、教師同儕之間的應用

  1. 老師意識到情緒和過去的關聯
  2. 老師也要有加水的時間
  3. 老師之間的支持系統

陸、討論時間

  1. 哪一個部分對你有幫助?(你會想在日常生活中試試看的觀點)
  2. 你的困惑或是問題?